唐朝时期的兵种那么多 他们的待遇差距到底有多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9:11:1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的兵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士兵一直是历代维护统治者统治的重要角色,是保证国家安定、百姓安居的柱石。 唐朝初期,朝廷用府兵制来征集管理军队。当时的做法是,按资产多少把老百姓分成九个等级,资产在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要派一人充当府兵。府兵基本上是终身服役,只有到了五十八岁方可退休。 府兵的待遇 府兵制是南北朝以来实行的一种重要兵制。唐太宗贞观时期,全国有有675个折冲府,这些折冲府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掌1200人,中等掌1000人,下等掌800人,总兵力达60万人。 府兵需要自己准备武器和物资,每位府兵在被应征时,按规定都要准备好一张弓、三十只箭、一把横刀以毡帽、毡装,还要准备九斗小麦。这些物资由折冲府代为保管,官府发给凭券,一旦发生战争时,凭券兑换。如果府兵防戍超过一年,官府则另外给予补助。 这种供军方式,给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唐代士卒一年的饷钱是绢布12匹、栗12石,60万士兵如果全部要国家财政支拨,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采取府兵制,国家只承担府兵征行的口粮,其他大部费用由府兵自己负担。 府兵中,也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兵种,那就是北衙禁军。北衙禁军是皇帝的亲兵,总兵力约3万人,是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北衙禁军的基本生活所需由国家供给,享有厨食、身粮、衣赐等待遇。 募兵的待遇 唐玄宗开元年间,均田制崩坏,府兵制解体,募兵制走上了历史舞台。 唐朝的募兵,分为禁军、藩镇兵、防秋兵、团结兵等等。兵种不同,待遇相差也很大。 募兵制下的中央禁军称为神策军,总数有十五万,分别屯驻在长安及长武、兴平等八镇,具有禁卫军和中央直属作战的双重职能,因此待遇厚于其他各军。神策兵的待遇是边兵的三倍,每年的军饷是粟米36石,布21匹。除日常供养外,还经常有额外赏赐。 唐朝在全国沿边地区设置9个节度使和两个经略史,安史之乱拥兵49万。这些藩镇兵根据任务的不同,可分为牙兵、牙外兵,外镇兵、州兵等。 牙兵是守卫节度使治所牙城的军队,多则上万,少则数千。牙外兵亦称外营兵,是驻扎在节度使治所牙城之外的守卫部队,约占各镇兵的三分之一。外镇兵是藩镇之下州县的军队,也称“州兵”,少则数百,多则二千。唐后期,藩镇兵基本上为募兵,而且随着藩镇割据加深而不断增加,高峰时兵额达到八十万有余,占全国总兵力的80%。 中唐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兵员急剧减少,各个藩镇为争夺兵员,纷纷开出优厚的条件来募兵。这时的募兵,待遇已经接近中央禁军,成为藩镇扩张势力的有力工具。 防秋兵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为遏止吐蕃东侵而驻防京西京北的军队。防秋兵粮食标准为每年给月粮14石,超过边军月粮的标准。他们不但自己有军饷,家属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补助标准一般为防秋兵士兵的三分之一。这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募兵的赏赐与授官 在唐朝,军人立功受奖已被写入法律,有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这种军中的赏赐称为“尚格”,军人在战斗时,矢石未交,先锋挺入,陷坚突众,贼徒因而破败者,为首功,赏绢十匹。 和物质上的赏赐相比,“授勋”无疑更有吸引力。在唐代,立功大小是授勋的唯一依据。凡英勇战斗者,都有机会立一等功,酬勋三转。如果在攻城战中能首先跃入对方城池者,其功称为“跳荡功”,可得到更高、更多的奖励,从士兵一跃而成为军官。 唐代这种因作战有功而授官的战士,称之为“勋官”。勋官可以由政府授给勋田,其家人犯流罪以下,可以减一等,有免除征役的特权,可以娶妾。但是勋官同职事官相比,待遇还是有差距的。 战乱时期,授勋成为朝廷或者军阀收买军心的一个重要手段。安史之乱期间,颜杲卿大破安禄山的部下李钦凑,玄宗赐给其部下数百人勋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战士授勋人数剧增,安史之乱后期,朝廷封赏的勋官多达万余人,待遇也大不如从前。 士兵的医疗待遇 士兵的医疗待遇不仅关系到士兵本人的健康,也关系到军队士气和军队战斗力,关系到战争的成败,所以统治者也比较重视这个问题。 唐代伤病士卒医疗待遇的内容包括:政府给军队配备随军医生,“行军及作役之处,五百人以上,太常给医师一人”,用于救治伤病军人。士兵如果患病,主司不为之请医或医官不给医治,造成患病士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主司和医官要受笞刑四十的惩罚;如果造成士卒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亡的,主司和医官则要被判处徒刑一年。 士兵得病后,其所用的药物由政府或者部队无偿提供。部队内部有着自己的药局,如果这种药局里的药物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则由官府出钱,在市场购买。军队在行军途中,如果出现严重的伤病者,可以留在路过州县养病,并由该州县提供医药及食宿。 战争中,有许多士兵受伤成了残疾人,不再适合从军。这部份军人会被“放归”,让他们回到家乡。唐朝就有“在军旅行阵,经敌伤害手足眼目,不能营生,亦各赐绢两匹”的规定,这些放归的士兵回家后,不再负担国家的租庸调和谣役,还能分到一块“身份地”供他们养老。 神策军的待遇 以上说的,都是募兵制下普通藩镇兵、防秋兵和边兵的待遇,这些兵种是无法与中央神策军相比的。 天宝十五年六月,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在逃亡途中,发生了兵变,唐玄宗不得不忍痛赐死了心爱的杨贵妃。安史之乱后,目睹过兵变的唐肃宗便决心着手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直属中央朝廷的军队。 唐肃宗把忠于自己的西北戍边军队调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成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正因为神策军所处地位特殊,所以它的待遇远远高于其他部队。每名神策军士兵,每年粮赐36石,春冬衣赐21匹;而边军的衣粮待遇为年粟12石,春冬衣7匹,神策军的待遇是边军的三倍。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神策军在稳定政局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皇帝不惜用大量金钱来笼络神策军,以防他们发生兵变。唐德宗建中四年,径原军发生兵变,德宗仓皇出逃,朱泄带领径原军占领长安。在这关键时刻,正是李晟的神策军平定“径原之变”并收复了长安。因此唐德宗对此次平叛中有功劳的将领赐名“兴元元从奉天定难功臣”,并大加赏赐。 神策军对于稳定晚唐政治局势起着重大的作用,这与唐廷给予神策军优厚的待遇是分不开的。这也是神策军对中央一直保持忠诚的原因。 募兵制下,唐朝不同的军队,士卒待遇也大不相同,中央禁军的待遇最好,一些地区的边军生活最为艰辛。虽然,唐代在士卒衣粮、医疗等士卒待遇上做出了种种尝试,但是在封建社会当兵仍然是一份很苦的事情。而朝廷对各个军队的厚薄不均又势必造成新的社会矛盾,这种矛盾也在唐末得到了总爆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