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滚雏鹰迎考验保和平盘弓待出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7月初,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了朝鲜内战。9月15日,由“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的7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向北大举进兵,10月1日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占领平壤,直向中朝边境进逼。为了援助朝鲜人民,保卫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美国空军对中、朝地面部队和后方交通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给中、朝军队作战行动造成很大困难。为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志愿军空军参战。
当时,侵朝美军的空军和海军舰载机总兵力已达14个联(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此外,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在朝鲜战场上也投入了部分空军兵力,加上南朝鲜的空军兵力,有飞机100余架。而此时,中国人民空军仅有新组建的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仅有几十小时的空中飞行时间,且无战斗经验。敌我双方空军兵力对比如此悬殊,我年轻的人民空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0月底,刘亚楼主持召开空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问题。刘亚楼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地面部队主要以步兵和为数不多的炮兵、坦克兵参战,与拥有陆、海、空军相互配合的美国军队作战,制空权完全操在美军手中,这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行动极为不利,后方交通运输严重受阻,严重的战争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迅速组织志愿军空军开赴前线参战。”会上群情激昂,大家认为,现在是党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空军的非常时刻,也是人民空军接受战火考验、建功立业的紧要关头。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等到练好了再打,只能是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锻炼成长。刘亚楼同意大家的意见,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的历史。毛主席说得好,革命战争‘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在战斗中锻炼成长,不仅是战争客观形势的要求,而且是促使空军迅速成长壮大的正确道路。”
在确定志愿军空军准备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时,最初的计划是进驻朝鲜境内机场,直接配合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空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基于这一情况,还对志愿军空军参战的指导思想、作战方针、兵力使用、参战时机和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
出席会议的同志在讨论中都有一个共识,即:我志愿军地面部队是强大的,在朝鲜战场上,打仗主要靠陆军,最后歼灭敌人、解决战斗还是靠陆军。所以,空军部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应该是密切配合陆军作战。在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中,空军部队的活动应该以保障地面部队的战斗活动,满足地面部队的需要为前提。刘亚楼集中大家的智慧,明确提出了“为陆军服务,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的指导思想。
会上还对志愿军空军参战后作战兵力的使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亚楼在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说:志愿军空军力量弱小,飞行员技术水平低,没有空中作战经验,而美国空军却很强大,在敌我空中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如果将现在仅有的一点兵力零打碎敲地使用,不仅效果不大,而且会造成和敌人拼消耗的不利局面,这是敌人最欢迎的。因此,不应该过早地零星地使用兵力,而应该将训练出来的部队逐渐积蓄起来,在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即至少可以出动100至150架飞机时,选择一个适当时机,集中地分批地使用出去,形成一定的战斗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空军的威力。而在正式参战之前,则应以飞行大队为单位轮番进驻前沿机场,在友空军(指苏联帮助中国东北地区防空作战的空军部队)的掩护下,选择有利的时机,进行实战锻炼。
最后,会议确定了“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的作战方针。12月3日,刘亚楼将上述作战方针及兵力使用的设想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看过报告后于12月4日批示:“刘亚楼同志:同意你的意见,采取稳当的办法为好。” 党中央、中央军委在作出要组织志愿军空军参战的决定时,还指示刘亚楼要着手建立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
1950年11月4日,刘亚楼派飞机将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刘震从武汉接到北京,对他说:“军委已下命令调你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准备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你将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刘震一听刘亚楼的话,不由得有几分吃惊,回答说:“司令员,搞陆军建设和作战指挥我还有点办法,而搞空军的作战指挥却毫无经验,还是让我回中南空军工作吧,待日后空军进入了抗美援朝战场,我可以随时去学习。”刘亚楼解释说:“人民空军是刚刚从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技术军种,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去干。困难肯定是会有的,但也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国家向苏联请了一批顾问,帮助我们训练机关和部队;苏联还派了一些空军部队配合我们作战。他们的空军建得早,又有作战经验,我们要好好向他们学习,这是一条捷径。” 刘震轻轻地点着头,沉思着。
刘亚楼又以鼓励的口气对刘震说道:“我们同在四野工作过,我了解你会打仗。这次调动是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点的将,经毛主席批准的。”刘震一听这活,两眼睁得大大的。彭老总点的将!经毛主席批准的!这是不容推辞的。刘震立即表示:“坚决服从中央军委的命令,先试试看,不行请另调人。”
刘亚楼向刘震详细交代说:“你去东北后,要尽快抓紧时间着手建立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我们帮助你一道来进行。目前,军区空军以上的领导机构还不健全,不具备由一个单位组成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的条件,只能用‘凑班子’的办法来解决。我们拟定以空军领导机关抽调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为主,以东北军区空军机关抽调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为辅,再从其他军区空军抽调部分人员来共同组成志愿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把空军机关一些主要部门的干部,如作战处长岳天培、通信处长杜力、指挥所长沈甸之、领航科长陆锦荣等比较熟悉航空业务的同志调给你们。至于后勤、工程部门,主要由东北军区空军后勤和工程两个部门兼管。我们还打算让常乾坤副司令员去兼任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他是我党最早学航空的老同志,是搞空军的行家。” 听了刘亚楼的这一番部署,刘震的心里踏实多了。
刘震很快到了沈阳,立即抓紧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的筹建,同时以东北军区空军机关为主体,将各方面抽调来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按不同业务分到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对口学习。在着手组建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的同时,刘亚楼还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以最大努力加速组建新部队的步伐。自1950年11月至1951年5月,先后组建起10个歼击师,2个强击师,2个轰炸师,1个运输师。这些部队,自组建之日起,就加强战前突击训练,随时准备接受战斗任务。
在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的准备工作中,抢修朝鲜境内被美国空军炸毁的机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最大的难题。1950年12月中旬,刘亚楼指派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杨尚儒率部分技术人员入朝,勘察了解机场情况。一个月后,杨尚儒回国。刘亚楼等空军领导听取了汇报,确定了在朝鲜境内修建机场的位置和原则,并报告中央军委。同时,还认为在制空权掌握在美国空军手中的情况下,要在朝鲜境内完成机场修建,并能保证使用,将是极其困难的。从1951年3月起,中朝双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始动工修建机场。
3月以来,在朝鲜境内修建机场的部队和广大民工虽然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完成任务非常出色,但由于美国空军不停地猛烈轰炸,各个机场往往刚一修好就被炸毁,仍是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空军如果进驻朝鲜境内,既难以立足,更无法升空作战,甚至会把飞机全部损失掉。因此,进驻朝鲜境内的时间一再推迟。开始定为1951年4月,推迟到9月,后又推迟到11月。至12月,根据对朝鲜局势的全面分析,中央军委作出了志愿军空军不进朝鲜境内机场的决定。所以志愿军空军后来一直都是从中国境内的机场起飞到朝鲜上空作战。由于志愿军空军所装备的苏制战斗机机上装载的燃料所限,从中国境内机场起飞,是无法到地面部队作战的前线上空直接支援作战的,这样,志愿军空军的作战任务只好由原设想的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改为夺取并保持清川江以北地区的局部制空权,有重点地保卫重要交通运输线、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间接地配合和支持地面部队作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