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没有一统中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缺乏人才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1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不少喜爱看三国故事的读者在渐渐熟悉各种人物关系之后,可能便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曹魏集团虽然一统北方,但因为中原地带常年遭受战乱之苦,不得不令百姓休养生息,来恢复国力;而蜀汉集团虽然人才辈出,但在后期却接连遭受重创,也无力再图天下;反观孙吴集团,割据江东六郡,而且还安逸发展了几十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始终没能统一中原,甚至走向了自取灭亡的境地。 那么,东吴集团到底有没有实力一统中原呢?笔者认为,东吴集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性的。纵观江东局势,其实力的确不容小觑。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孙吴集团割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县,在人口、粮草、军械上面,都是相当充足。而且孙吴占据长江这条天堑,便在地理位置上面,处在了不败之地。 不仅如此,孙氏政权三代领导者,也都算是当世枭雄。孙坚出身寒微,却能在乱世之中,凭借其个人能力,笼络到一批忠心耿耿的班底;到了其长子孙策之时,这位江东小霸王更是在短短三年之内,便轻易荡平江东,从而奠定了江东基业。后来孙权少年继位,不仅很快安稳了江东内部,还先后击败了曹操、刘备这两位当世枭雄。可见孙权手段,也是极其了得,甚至还让曹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除此之外,江东的人才也是源源不绝的涌现。在武将方面,孙吴集团便有着江东十二位虎臣,其中有一猛将甘宁,他不仅曾率百骑劫取曹营,令曹军闻风丧胆;而且就连关羽,也是对其十分忌惮。且看文臣方面,张昭颇有才干,虞翻直言善谏,都是难得一见的良臣。另外,请注意江东的历届大都督,如周瑜、吕蒙、鲁肃、陆逊等人,也都是当世一流的统帅之才。由此可见,江东集团也确实是人才辈出。 可即便如此,割据江东的孙吴集团,却始终没能走出江东一步,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占据了一半荆州而已。而且在多年发育之下,东吴最后竟然走上了坐等灭亡的境遇。那么这其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综合当世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这三点原因: 首先,孙权的长处并不在于进取。孙权的聪明,在他年幼之时便曾多次显露出来。但是作为一个聪明人,孙权更擅长的却是自保。对此,孙策对自己的这位亲弟,也曾有过类似评价。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在防守江东这件事上,确实做得很到位。曹操、刘备先后引军来犯,都被其阻击在了江东之外。 但是孙权这个聪明人,为了保住江东基业,却有些过于隐忍了。面对曹氏集团的数次攻伐,只要没危及到江东基业,孙权便会以求和为主。在曹丕篡汉自立之后,孙权也是在第一时间内上表称臣。而刘备亲率大军伐吴之时,孙权首先想到的,也是妥协。如此看来,孙权和其父兄相比,确实是少了一些血性和进取心。 其次,东吴军队并非善于陆地作战。虽说孙权善于自保,但他也并非没有丝毫野心。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吴趁着曹操进取汉中之时,向江淮一带的重镇合肥发起了进攻。孙权此次出兵是出其不意,并且他还带了十万大军,远胜合肥的七千人,怎么来看都是稳操胜券。出人意料的是,张辽带了800敢死队,便在逍遥津一带大败了孙权十万大军。究其原因来看,恐怕还是江东军队不擅长陆地作战。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江东靠近长江一带,其水师能力自然不必多说。但是孙权如果想要培养一批骑兵军队恐怕是很难的。一方面,江东地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本就气候湿润。既然如此,马匹所食用的干草,便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便孙权能凑齐一支骑兵队伍,但是江东多为水乡,又哪里有专门的平原地带,来让骑兵队伍专门接受训练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吴必定很难训练出大量骑兵。即便东吴军队能顺利进入中原地带,在没有骑兵支持之下,恐怕也很难取胜。 最后,孙吴政权偏安一隅,后期已失雄心。尽管长江天堑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江东的安全,但是它也成为了江东出门的一个障碍。殊不知,连一个江夏太守黄祖,就能将孙氏锁死在江淮一带,令其18年未曾上岸。不仅如此,江东的军民在经历几十年的安逸生活之后,也逐渐失去了当年打天下的雄心壮志。正因如此,江东便有不少文官,在赤壁之战前夕,便生出了投降的念头。 除此之外,孙权在后期之时,也开始变得昏庸起来。他不仅自毁长城,逼死了一代名将陆逊;还因个人喜好,几度废立太子,致使东吴朝堂政局不稳,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之中。可以看到,东吴内部因为内耗,便平白损失了不少国力。而后来继位的几位昏君,也导致了东吴政权,最终走向了坐等灭亡的惨剧。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东吴政权错失天下的一些个人看法。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在这里便不一一说明了。毕竟历史,只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