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及人生意义构建


    摘 要:多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渗透,一定程度上分化消解着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统领作用,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日益加深,削弱了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教化功能。如何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提炼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探查其形成的原因和内在机理,引导大学生追求积极的人生价值、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历史虚无主义 构建路径
    一、历史虚无主义概述
    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以“重新评价”“告别革命”及“改良优于革命”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的称呼,对这种机械、片面、歪曲的唯心史观社会思潮应持批判立场。历史虚无主义强调对历史的“虚化”“歪曲”“重塑”,借助挖掘个别历史事例及负面影响重新解读历史,解构近现代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抹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功绩,丑化国家领袖和英雄人物,从而造成社会群体的思维混乱,实现其扰乱主流意识形态、分化政治信仰等目的。
    学术界对其界定主要有以下方面:认识论方面认为它是“意识形态领域特定的政治概念”;哲学角度认为它“秉持唯心主义历史观”;其虚无本质上是“对历史和道德的虚无,它是对在理性主义的近代式坚守和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其概念本身则是“历史是在思想中得到认识和把握的人类生存活动的整体,而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这种整体意义的一般否定”。也有学者从其影响和表现形式出发,认为它造成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大众历史认知的迷茫、中国历史传承的消解乃至民族认同的虚化。其不良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大肆传播更应引起关注,如不对其主要特点和具体表现进行研究和批判,将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潜伏剂”,可能催化更大规模的错误行径。
    二、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具体表现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和人才储备资源,承担着社会的希望,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和科学的哲学认识,是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条件。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渗透,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构建和意识形态生成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主要特点和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唯心史观盛行,消解虚化中国历史
    基于我国传统教育的现实,大学生在通识教育、人文素养和科学价值观养成上存在部分欠缺,易形成单一、线性、片面的哲学观念,由于对历史理论知识掌握的不足,唯心史观在大学生中占据一定份额,这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土壤。一些大学生由此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落后适应先进的历史”“东方绝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甚至“没有存在价值的历史”。他们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应该依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路径和帮助发展,采取顺从心态,坦然全盘接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社会发展中存在客观规律。更有甚者认为应该采取君主立宪式的政体形式,清朝末期的改良是普惠式的,如果没有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影响,现阶段的中国才是最好的中国。这些错误思想和让人惊愕的言论,是历史虚无主义在唯心史观上的集中表现,深刻说明了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极度匮乏和不自信。
    2.历史认知不足,片面理解中国革命
    唯心史观的盛行,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不能有效对中国历史、传统、革命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容易形成简单、片面、僵化的认知思维,不能全景式、多角度、宽领域地对中国革命进行定位。由此产生了部分错误认识:中国革命不是必要的,改良式的妥协和软化是解决中国近代历史问题和主要社会矛盾的钥匙;认为历史的发展并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取决于主要历史人物和先进国家的帮助;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认为从苏联引进的十月革命理论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基础,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扼杀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能。他们以自己尚不充足的历史知识片面理解中国革命,认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应该“告别革命”,无论是接受外国的侵略还是改良式的妥协都优于所谓的革命。对革命的意义和成果抱着不自信的态度,惧怕改变却偏偏颂扬“佛系”的妥协,归根结底缺乏大学生应有的使命担当。
    3.社会经验缺乏,曲解戏谑英雄人物
    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社会关系简单、思想观念薄弱、人生经验缺乏,对国家与个人间关系缺乏深入思考,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上,极易形成自我认知正确的假象,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部分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国家领袖的形象是人为塑造的,并不存在历史材料中的鲜活史实,夸大领袖人物的个别缺点和失误,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质疑党的执政根基和合法性基础。他们宣扬民国时期的社会风气,以赞扬该时期著名文人的奇闻轶事来歌颂那个时代,却对当时占绝大多数的社会底层民众的悲惨境遇不加考虑;他们诋毁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以个别案例进行佐证却无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场的表现,甚至对英雄事迹进行戏谑。这些言论背后,是对历史事实的极端无知,是社会经验极端缺乏、不了解国家和社会实际情况的表现,是强调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认识的结果。
    三、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的形成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观念的产生是在长期的自我无意识学习和外界信息有意识渗透下逐步形成的。大学生群体年龄较小,接触社会面少,还未形成独立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最易被各种思潮入侵,如意志不坚决、正确观念引导缺位,则易陷入“空心病”“丧文化”“佛系文化”等,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没入和盛行提供了空间。
    1.价值观念脆弱,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学习
    社会分工的深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和单一化,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以下情况:学科分类下的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这一缺陷下的部分大学生甚至不清楚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对近代史更是一头雾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出对思政类课程的排斥。这在宏观上不利于国家历史文化的代际传承,中观上容易造成社会观念的混乱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变异,微观上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人生发展。知识的碎片化摄入对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极大影响,无法形成健全的个人价值观念,也没有稳定的自我价值认知,更遑论自觉鉴别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缺乏正确主见,网络信息易造就盲从心理
    大学生作为较早触及网络的一个群体,对网络和科技的依赖日渐加深,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极大考验着大学生的判断力和意志,该年龄阶段从众等心理特点使其易陷入迷茫、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困境。盲从的大学生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极易有“身边人都这么说,我也就当笑话听,当笑话再讲出来”“反正我不知道真假,很多人都这么说,那事实应该就是这样”“虽然我知道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但是又懒得和他们去争论”“历史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真实性不可靠”“世界那么大,总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历史也一样”“老师教给我们的都是想让我们知道的,网络上好多老师没讲的东西,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等倾向,表现出大学生的怀疑、动摇、盲从,乃至虽有能力思辨但往往采取事不关己的消极态度,这反映了该群体缺乏相应的正确主见,面对不良思潮表现出盲从倾向。
    3.人际沟通不畅,同龄压力易导致逆反心理
    高校是一个允许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特点的环境,每个人只要努力都有在相应领域出彩的机会,不再局限于学业成绩评价的标准。但对部分大学生,进入这种多元发展方式和评价体系中,不仅无法增加自身的正能量和积极性,反而更易让自己感受群体压力产生自卑心理。当自身性格导致与外在世界产生沟通交流障碍遇到客观存在的竞争压力,而又无法通过短期自我调节适应,就极易产生逆反、叛逆等心理问题。“即使他说的是对的,我也不赞成,我有自己的想法”“学校是个象牙塔,社会上讲的才是真道理”“管它真假虚无,哪个对我有用我相信哪个”“无所谓对错,反正我不全相信课本上讲的历史”——在越来越多“迟来的叛逆”中,大学生陷入了自我肯定的假象,对于历史虚无主义也就采取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更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虚无主义,缺少相互批判的沟通渠道,生活在自己构建的价值世界中。
    四、大学生人生意义构建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既有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自身知识水平、鉴别能力、心理状态等的不充分、不成熟;又有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力量引导不够科学、系统、有效。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自我鉴别、教师引导、社会批判的三位一体格局,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力,赋予其积极的人生意义,拒历史虚无主义于校门、心门之外,任重道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独具的优良传统,这一职能对高校和学生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工作者更应发挥主阵地、主战员的作用。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功能,强化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维护共产主义理想、维护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真实。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强化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历史史实讲起,帮助大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历史认知,使其自身树立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入侵的防线。
    2.综合运用虚实化多种实践手段,充实大学生课外个人生活
    只有把握认知规律、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才能构建起有效的防线防范,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不良思潮。也只有充实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其追求科学积极的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信念,才能筑牢思想观念的薄弱环节。
    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评判标准必然与这个国家的社会运行基础及政权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作为了解和探究自然运动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演变的有意识总结与映射,历史的真实性、承续性及合法性为国家的有效运行、社会的风纪约束、公民的人文教化、传统的赓续衔接提供了理论化支撑。从这一视角看,帮助大学生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认知,构建积极的人生意义,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
    (杨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年第14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