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新人——第十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召开
http://www.newdu.com 2025/01/06 11:01:48 未知 齐泽垚 参加讨论
会场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齐泽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12月12日—13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召开。来自京内外21所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论坛,交流学术、切磋学问、扩大视野、协同创新、共同进步,既展现了新一代考古学子的学术风采,又触摸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的前沿话题,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体现了新时代中国“考古新人”的学术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的指示精神是新时代考古学研究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强调,当下的中国考古学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今年9月,总书记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充分表明考古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应该趁着考古学春天的东风,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在发言时表示,在今年考古学事业空前发展之际,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校学子云集论坛,大家相识相知、交流合作,学生和老师们一起为开创中国考古学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奋斗。此次考古学论坛给有志于考古学实践的年轻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开拓学术视野,而且可以增加大家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的动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科研处处长黄宗英表示,《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文章指出,“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我们只有认识历史,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够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总书记的文章赋予了本届研究生考古论坛一种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是考古学子成长的沃土 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创办于2011年,每年举办一次。论坛举办的模式也由一开始的中国人民大学独家举办,转变为了在京设立考古文博专业的高校轮流举办;而参会的学生范围也由原来的在京高校研究生,扩展到每年邀请数家京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一同参加,参会人数和参会规模逐年提升,参会研究生的文章研究理论架构、学术视野、综合逻辑分析能力和最终呈现效果也有了逐步的提升。 本届论坛共有70余位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代表,这其中包括高校教师21位、硕士研究生34位和博士研究生16位,提交论文达50篇,并现场展示讲解论文研究内容,最后由点评嘉宾点评。本届论坛特别开设现场直播,极大扩展了论坛的影响范围,为没能来到现场交流的同学关注和参与论坛提供了窗口,对论坛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届论坛特邀的京外高校中,特别以考古学学科建设起步晚、发展快、成效显的高校为主,这些后起之秀的高校来京参会,无疑给论坛注入了新生力量,扩大了论坛的影响,更为众多热爱考古事业的有为青年提供了一展风采的广阔舞台,使研究生考古论坛走向了更为高远的空间。 来京参会的河北师范大学杨淼燃告诉记者,论坛主题丰富,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把简单的事情看得很复杂可以找到新领域,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可以找到新规律,拓展思考、归纳总结、超越材料、更上层楼,才能不断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做出创新性的学术成果。论坛老师的点评指导对于催生优质的学术成果助益良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年春秋不寻常,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的发起人魏坚教授充满感慨地表示,事业要薪火相传,很多同学从论坛走出,成长为多所高校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如今形势大好,我们要倍加珍惜、不懈努力。本次论坛是参加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跨学交流最频的一次论坛。现在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启示我们,将来学术研究需要的学科交叉会越来越多,论坛需要各方面的有能力、有干劲、有情怀的年轻学子加入进来,才能有更长足的发展。 第十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成果丰硕 “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寻找其中的碎片,拼合出文明最初的面貌,不断挖掘材料,与理论结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得科学的结论,是考古学的重要职责所在。本届论坛体现了考古学研究深化加强,重大学术热点持续关注,新资料、新视野、新技术及时跟进,关注域外考古等诸多特色。 根据论文摘要,本届论坛分为5个专题,分别是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宋元明考古,科技考古,民族考古、域外考古以及考古理论等。与以往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考古学主干学科方向的内容有所增加,包括石器时代到夏商周考古,汉唐宋元明清考古,外国考古、科技考古等,展现出考古学学科为中心的研究视野。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并不局限在中国考古,更要把握中国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同时,中国考古还要整体认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论坛上对坦桑尼亚基尔瓦出土的中国瓷器的分期研究、对阿尔泰地区马衔和马镳的研究、对印度-太平洋珠的分布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等都体现了青年学子全球视野下的学术关切。 能够参加这样的高规格论坛,对于学生们来说也十分不易,所以大家都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交流机会。在论坛发言环节,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准备,仔细琢磨每一个发言环节,控制好发言时间,惜时如金,推敲每一个字句,发言基本上能够达到自然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地呈现自己的学术观点。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院长陈悦新教授在论坛学术总结中指出,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我国考古事业作出重要指示,中国考古事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必将为推动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 与会学生表示,他们一定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的一系列讲话指示精神,以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奋进状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学好理论、打好基础、提高素养、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梦为马、砥砺前行,为中国考古事业和文化事业做出青年一代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发言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科研处处长黄宗英教授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参会研究生代表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科研主任黄可佳主持会议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参会学生进行学术汇报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专家点评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颁奖仪式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院长陈悦新教授进行论坛学术总结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与会人员参观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合影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供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