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1980年谁的一句话使成千上万中青年干部被提拔?

既然要选择年轻干部,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的问题。陈云提出:“这些被选进的人,党性要强,要有干劲,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还要培养一批技术干部到各级领导机关里来,这样才能搞四化。”

面对干部青黄不接的局面,陈云有感而发:

我们这些人都快要“告老还乡”了,要有一些“后排议员”

1978年12月,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时,他已经73岁,面对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复杂局面和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陈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在奋力工作的同时,他和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对干部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本来,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新老干部之间的交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建国初期,当时的领导干部都年轻,这还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提出了这个问题,正着手解决时,进程却被“文化大革命”打断了。“文革”结束,靠造反起家的人被清除出干部队伍,一大批老干部恢复工作,这是应当的。但这样一来,干部老化问题积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普遍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15岁至20岁,比50年代大得更多。

陈云注意到,当时各省委、地委的主要负责人多数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抗战时期的干部,他们大多是带病工作,时常因病住进医院。因积劳成疾而死亡的人也越来越多,开追悼会的消息几乎每天有几起。“这种状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近十亿人口大国的繁重的领导工作。”

既然要选择年轻干部,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的问题。陈云提出:“这些被选进的人,党性要强,要有干劲,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还要培养一批技术干部到各级领导机关里来,这样才能搞四化。”

另一方面,陈云也感到,“四人帮”的帮派残余势力及其影响依然存在,他们是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稳定因素。陈云后来说,“不要只看他们现在一时表现好。现在这些人大概表现是‘蛮好’,他要爬上来,现在只能表现好,因为老家伙还在。但是,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党内有什么风浪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变成为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的分子。……什么时候气候适宜呢?我们这些人都见马克思去了,胡耀邦同志他们也见马克思去了,那个时候,在座的人大概追悼会开得差不多了。”

邓小平一再提到王洪文的一次讲话,也引起陈云深深的共鸣。这指的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一度自命毛泽东当然接班人的王洪文心怀不满,跑到上海、杭州,下车后第一句话就说:“10年后再看。”这句话极大地触动了邓小平、陈云这些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当时就同李先念谈过这件事,认为从年龄上是斗不过他们的,确实要有比较年轻的干部上来工作。老一辈革命家不在以后,“四人帮”的帮派残余势力会不会翻天,这种担忧在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存在。能不能及时地实现新老交替,已经成为关系到三中全会正确路线连续性、继承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为此,陈云从回到领导核心的那一天起,就极力主张抓紧解决接班人问题,推动干部新老合作与交替进程。

1978年12月10日上午,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发言说:有人提出成立中央书记处,我赞成。这可以使中央常委摆脱日常小事,更集中精力于国家大事。这也可以使年老同志减轻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