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彝族训世诗《玛木特依》为文本镜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7:11:36 未知 吴桃 参加讨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实实在在的规范性力量,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规范性约束。按照康德的观点,以合乎道德规范的方式生活将我们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让我们具有人之为人的伦理尊严和高贵性。人的外在行为会受到道德规范的规约,而且内在心理活动也会受到道德规范的稽查和制约。当对个体人的约束从外在行为的约束转变为内在身心的修炼,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美,就会成为道德之人、智慧之人。在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照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进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离不开价值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扎根、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传承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导引。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高度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方针,可谓字字珠玑。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国家道德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德治国”“德润人心”的道德体系和制度优势。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形式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文明实践养成,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资源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囊括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以道德文明养成为其内核,在实践中,促进了规范性和指导性相统一,示范性和引领性相统一,实现了受育者在生活中的文明养成,提升了受育主体的伦理道德思想,发挥了引领文明新风尚的精神风向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基于此背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挖掘并阐释好彝族《玛木特依》道德经典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推进“德性教育+规范教育”的双轮叠加驱动。一方面,以“在地化”知识的荟萃实现对民族文化的重构和组合,让熠熠生辉的优秀道德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彰显出中华道德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汲取《玛木特依》启智明理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 《玛木特依》有着久远的历史,它的流传主要是通过背诵、口耳相传和手抄的形式,体现在彝族的各种民间格言、诗歌等传统的民间文化中。在彝语里“玛”为说教、训诫之意,“木”即优良、智慧之意,“特依”指经书和书籍,直译为教育怎样行事做人的书。“玛木特依”合起来可解释为以一种“道德记忆”、“道德传承”淬炼出的一种能力和本领,并且这种“道德记忆”是彝族先祖在道德生活中的积累。它包罗了有关彝族人的社会历史、思想文明、民俗文化、伦理道德等内容,气象万千。该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不乏彝族人对生活的启示,对行为的制约和规范,对良好道德品行的培育,是体现文明进步的训诂经书。 《玛木特依》的训诂方式,轻松自然。德高望重的长者对《玛木特依》的讲授,是以彝族人围坐在火塘边或田间地头等生活场域中徐徐铺展,娓娓道来做人行事的规范和要求,而不是简单地耳提面命的说教,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子孙后代耳濡目染。在有问有答中追忆祖先们的过往,述说着万般皆有情的人情练达。一方面,《玛木特依》以家人们围坐在火塘边,以自然、放松的方式,表述意趣,抒发情感,营造了“亲人闲坐,叙事可亲”的火塘絮语的教育境界。另一方面,在田间院坝、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的祝福和哀悼中,讲明祖宗法制,营造了“如沐春风、亲民爱民”的和谐氛围。大家围坐一团,贤能之士如数家珍,就生活生产、社会治理、教育文化、道德文明等问题,引经据典,开诚布公,沿袭和仿效前辈的做法,通过教化和训诫,维护着这片沃土的安全与稳定。《玛木特依》以一种“春风化雨暖心窝”的说教方式规范并影响着彝族人的认知世界,让彝族人通达明理,从心理上接受祖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玛木特依》涉猎内容丰富,不仅有个人对生活的追忆和感怀,也有祖先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和教导。首先,以年龄为经,以道德情操为纬。通常以12年为一轮,规定了彝族男子从第二轮13岁到第八轮87岁对生活的态度和坚持的原则、坚守的底线,以及规定了成年男子对家庭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玛木特依》中多次谈及男子37岁至49岁是家族、家庭、社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办事有计谋,干活有精力、知识有博采”的上升时期,在此阶段,需发挥所长,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其次,在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稳定上强调树立家园安全意识,在守护家园中应秉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安全观和责任感。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玛木特依》是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个别内容需要谨慎鉴别。对各个阶层所承担的责任和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强调各个阶层恪尽职守,维护好家园的文明与和谐。比如,“兹是治理社区的官者,莫是辅政断案的能者,毕是通晓知识降魔的智者,工匠是打铁的技者,百姓是耕牧的勤者。兹须爱民,莫得断案,毕须祛除心中之扰,匠须炼铸真金宝刀,安家百姓须耕好地放好牧。”最后,在生活历事方面,提倡尊老爱幼、以勤为本、诚实守信。在《玛木特依》中对尊老爱幼有明确的规定,“子女须听父母言,若不听父话会绕弯路,若不听母言会落丛林”,表达了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和服从。在守信承诺上《玛木特依》也作了深刻地阐述,如:“莫对人失信,失信一日十日无朋友,莫对人行骗,骗了一天羞十天。”可以说,重诺守信是彝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文化精神谱系里强调“人无信则不立”的基本理念,是彝族人坦然面对生活挑战,维系社会秩序良好运转的基石。 《玛木特依》以世代传承和言传身教的方式,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贯穿在彝族人的生活生产中,寄语着彝族先祖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思忖,对祖先的追忆感思,是彝族人认知事物,感知良善的伦理道德经典,体现了彝族人追求“真”、“善”、“美”的哲学思维和审美情趣,彰显了彝族人的伦理美学思想,积淀着彝族人的心灵智慧、文化智慧、道德智慧,同时也体现了彝族人“在地化”知识的理论形态向生活形态的反哺与转化。对彝族《玛木特依》中的内容要结合时代继承创新,为彝族地区道德文明建设提供文明范式和经验养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汇聚力量。同时,在德育规范教育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导,充分发挥优秀民族文化在当代的积极作用,以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为行动蓝本,让《玛木特依》经典文明之花在凉山大地上常开常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玛木特依》的积极作用 《玛木特依》是彝族世世代代通过生活和交往形式延续至今的经典,在社会生活中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传承并发展。《玛木特依》承载着彝族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彝族人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特质,聚合了彝族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照鉴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旖旎风情。但由于它产生年代的局限性,我们要采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抽丝剥茧的方法,合理地利用其中积极的文化因子,发挥其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玛木特依》在对家园文化的坚守层面上,强调公正、平等、文明、和谐,对个人情操的培养上强调勤劳、友善、诚信,其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汲取《玛木特依》中优秀文化基因,并将形成的知识内容体系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使《玛木特依》历久弥新,焕发新光彩。一方面,让彝族青少年在学懂弄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因和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彝族人的精神营养剂,争做新时代守法明德的好公民。另一方面,通过让彝族人重温本民族“道德记忆”,使彝族道德文化教育浸润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培养青少年既通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旨归又能理解《玛木特依》的经典要义,为青年学子学习并掌握好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历史镜像和精神力量。 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四川凉山地区以弘扬民族道德文化为抓手,让彝族《玛木特依》道德经典在该地区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凉山州西昌市和昭觉县作了很多有益尝试。例如西昌市兴胜乡中心校,该校位于西昌市北郊,距离市区约20公里,中心校下辖4个村完小,35个教学班,学校师生共计1500余人,该校以“从兴胜走向兴盛”作为校训,紧紧围绕“兴盛”这一主题,推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成为了各中小学践行“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示范标杆。走进兴胜乡中心校操场,映入眼帘的是文化墙宣传栏上用彝汉文镌刻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大字,在每层教学楼的展板上,引用和摘录了《玛木特依》中有关道德教化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们从一进校门就树立了不仅要学好文化课程,也要做一个行为高尚,知法、明理、守信、重义的新时代公民的良好风尚。再如,昭觉县委宣传部编译的《彝族传统道德教育读本》中,用通晓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和生成机理,并把《玛木特依》的经典内容编译在该书中,以读本的形式分发给基层、学校、乡镇,开展了“熟读经典文化”“品中华优秀文化”“让我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活动,让彝族群众参与其中,由“一人讲”发展成为“大家讲”,以表演说唱、演讲比赛、乐器歌舞等彝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事明理,取得的成效斐然。在实现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凉山州以精神扶贫和文化扶贫为抓手,实现了文化扶贫直抵人心,让彝族群众通过阅读经典,知来路、鉴古今、明事理、启新程,激活了彝族人的内生动力,消弭了彝族人的“等靠要”思想,让彝族人争做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良好公民,提升了该地区彝族群众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精神营养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适应历史条件、符合人民需要的价值观,也是凝聚中国力量、体现中国智慧、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一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玛木特依》是奴隶制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要善于甄别、更新、选择性吸收,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内容和思想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通过再挖掘、再创造、再提炼,激发先进的文化因子,实现民族文化的组合和重构,使之成为中华道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镜鉴,把《玛木特依》中蕴藏的优秀道德因子浸润到彝族人民的心灵深处,唤起他们的道德记忆,以此增强文化认同,擢升文化素养,为四川凉山思想道德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深厚的道德养分和精神滋养。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来统摄和整合少数民族道德文明建设的“多”,才能使中华道德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本文所涉及《玛木特依》的相关论述为作者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整理而成。 【本文系国家民委后期资助项目,“回望历史与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凉山地区实践研究”(2020-GMH-008);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2021PTJS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