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林继富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基于南岭竹篙火龙节的讨论(4)


    结语
    南岭竹篙火龙节是卢氏家族文化记忆和生活实践相互作用的产物,竹篙火龙节就是以体化实践展开文化记忆的方式建构共同体,而竹篙火龙节的文化记忆又随着历史发展、南岭人的生活不断得以递进,存在某种意义上家族、地方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的差序格局,与之相联系的不同层次的共同体认同在竹篙火龙节中随之出现。
    竹篙火龙节的文化记忆是能动性的,其呈现出的“共同体认同”也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这种变化以竹篙火龙节的整体面貌出现。竹篙火龙节是集体认同的物化表现,体现了家族认同、地域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作用的认同力量。在家族认同层面,竹篙火龙节强化南岭人的精神信仰,彰显南岭卢氏家族在南迁过程中形成的家国情怀,以及留存在生活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竹篙火龙节不断作用于村民的身份意识,建构了协作共进的村落生活秩序,促进村落内部的团结以及村落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南岭人的凝聚力和价值共识。竹篙火龙节传达了中华民族崇先报本、天人合一、平等友善、中庸平和的共同价值,尤其是竹篙火龙节通过南岭人以及政府、社会人士的共同协作达成共享、共情的认同,有助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区域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竹篙火龙节认同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竹篙火龙节的家族性质和地方特性,决定了竹篙火龙节认同的根基性、根本性。竹篙火龙节中火、龙、虎等认同符号促进了区域内部的个体、家庭、宗族交流融合和彼此接受认同,进而建构和巩固地方共有价值认同。同时,竹篙火龙节通过一系列仪式活动实现跨越家族、地域的社会互动,转化为社会共知、共享的文化认同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赓续并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符号体系之中。从这个角度说,竹篙火龙节特殊的仪式展演帮助其确立了在南岭人中的核心传统的地位,使其具有了凝聚更广泛力量、促进跨区域认同的功能,被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本文刊载于《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