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武仙竹小哺乳动物考古团队在西伯利亚取得重要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江 通讯员 傅裕)我国科技考古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运用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小哺乳动物考古就是其中一种,该方法在关于人类历史演进和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是有待大力开展的考古研究新领域。重庆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首席专家、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武仙竹近日向记者透露,他率领的小哺乳动物考古研究团队,与俄罗斯学者合作,对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动物化石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该遗址中有批量存在的大缺齿鼹化石,这反映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可能把捕猎大缺齿鼹等小哺乳动物作为重要的食物资源。
    
    李斯特文卡遗址文化遗物。 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供图
    据介绍,小哺乳动物考古通过筛选法、水洗法,从考古现场提取小哺乳动物遗骸,再结合古生物学和动物考古学,对发现的小哺乳动物标本进行动物种属鉴定、古动物群生态研究、古动物群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研究。
    武仙竹团队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大学等学术单位合作建立的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长期在西伯利亚开展科技考古合作。武仙竹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此次合作研究的背景和主要收获。人类最初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从气候温暖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差变异显著的温带、寒温带扩散。从温暖的热带、亚热带向年均温较低的温带、寒温带等高纬度地带扩散,需要人们必须已具备掌握用火、缝制衣服、建造御寒的居址等高级的文化适应性行为。用火、缝制衣服、建造御寒的居址等文化适应性行为,可以是人类适应寒冷气候环境的保暖措施。但仅有保暖措施是不够的,人们要在寒冷地区定居生活,还必须要掌握在寒冷气候环境下不断获得食物资源的技能。保暖和在冰雪环境下获取食物资源,是人们在寒冷冰雪地区生活必不可少的两大生活技能。
    西伯利亚地区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已发现了人类活动遗址,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旧石器、用火遗迹、早期房屋建筑等,在西伯利亚地区都有发现。但以前人们对西伯利亚旧石器时代自然环境的总体认识是——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是该地区的总体气候特征,植被以冰缘森林—苔原环境为主,动物群以适应冰雪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为主。
    
    李斯特文卡遗址出土的大缺齿鼹标本。 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供图
    武仙竹表示,数十万年以来,人类旧石器时代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活动,究竟是短暂的季节性行为(夏季迁徙至该地区、秋季离开该地区),还是一年四季已在该地区长期定居呢?在世界考古学上,这是人们广泛关注但还未解的科学之谜。
    大缺齿鼹是一种小型食虫目动物,习惯于在雪下活动,但在雪地表面会留下高高隆起的条带状雪垄。人们掌握它们的活动规律后,沿着雪垄会很轻易地找到并挖掘出它们。此次,他们在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发现批量大缺齿鼹化石,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哺乳动物考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考古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等课题资助完成,论文近日发表于最新一期的《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6期)。该批材料的发现,表明李斯特文卡遗址古环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处于冰缘森林—苔原和干草原—苔原环境,而应该是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充足且分布有泰加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地,具有软体动物、小哺乳动物、大哺乳动物等属种多样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标本的研究,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为我们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研究鼹科动物起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研究素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