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2:11:37 中国民俗学网 施爱东 参加讨论
三、着眼于全国基层民间文艺工作者 《民间文学》杂志创刊于1955年,中断于1966年,这期间曾经引导和培养了大批青年民间文学工作者。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艺事业再度复兴的时候,许多人才都已经离开了这一领域,百废待兴,亟需重新培养新一代的民间文学事业接班人。由于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一期就是四年本科三年硕士,而民间文化事业的复兴却时不我待,于是,刚刚恢复建制的民研会,自觉地担负起了全国民间文艺工作领导者和培育者的责任。在1981年召开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首届年会”上,周扬到会讲话,钟敬文做了《民间文学的科学体系及研究方法》的报告,再次向全国吹响了民间文艺学科的建设号角。 民研会对全国基层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地分会对“三套集成”人才的集训,二是刊授大学的创办。 采集编选出版“三套集成”,是民研会70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该项工作从1981年开始提出,到21世纪初完成全部省卷本的出版,历时二十余载,投入了无数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为了给“三套集成”培训搜集整理人才,民研会先后召开过数不清的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82年10月,民研会组织了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进行采风试点;12月,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训民间文学骨干经验交流会”;此外,还多次组织各地民间文学工作者到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集中的采风训练,比如,1983年12月,民研会即与四川分会在成都举办了一期“民间文学讲习班”,为全国性的民间文学讲习班做出了示范。 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研会正式联合发出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从此也揭开了全国性民间文学工作者大集训的帷幕。培训工作是一层一层向下传递的,北京民研会的董梦知说:“每个区县组织这些业余作者、老师、文化干部下去采风的时候,都是要先培训,先办班。我们办班不是一个区县一个区县办的,而是一起办。我们在密云水库招待所搞了一个大型的学习班,全市各个区县的集成班子负责人都去了,好几十个人。我们好几个人都去讲了,一个是张紫晨,一个是许钰,还有贺嘉,他们一个讲课,一个讲条例,一个讲方法。培训完了,他们再回去培训他们本区的采风队。”① 1985年,为了配合“三套集成”的工作,《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还创办了一所没有校园的“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招生对象定位为全国的县级民间文学普查队伍,招生简章说:“为了提高基层文化馆民间文学专职干部的业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村青年和各条战线民间文学爱好者学习民间文学知识的迫切要求,造就民间文学人才,推动民间文学搜集、研究工作,努力完成中央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辑‘三套集成’的宏伟计划,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决定创建‘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②三个月的报名时间内,“刊大”共收到一千多名学员的报名回执,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才16岁。③“刊大”共开设了13门课程,采取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部分学员的优秀作业还得到了在《民间文学论坛》和《民间文学》发表的机会,极大地鼓舞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四、初心尚存的清朗学术天地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各大高校逐步施行科研工作的量化考核机制,学术期刊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恶性竞争,把论文的引用率和转载率当成是否优先发表的量化标准,导致“名师”论文供不应求,而青年学者由于引用率和转载率偏低的原因,发表空间变得越来越逼仄。全国政协委员刘宁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表博士生作者独立署名的论文,占总发稿量的比例大多在4%以下,硕士生作者独立署名的论文已基本绝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者,发表论文也比较困难。”①对于青年学者来说,一方面是越来越高的发表量要求,一方面是越来越窄的发表空间,学术进阶之路导向了一个恶性怪圈。 在这种青年学者普遍遭遇不公正待遇的畸形学术时代,难得《民间文化论坛》依然保持着为民间文化事业培养青年人才的优良传统和学术初心,为广大民间文学、民俗学的青年学者敞开着一片清朗的学术天地,这实在是民间文化事业的一大幸事。当然,从另一个侧面说,青年学者也别过于急功近利地只想着揣紧好文章削尖脑袋往几大权威期刊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民间文化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抛开暂时的功利考虑,把我们的好文章投向《民间文化论坛》,不断加强青年学者之间的前沿学术对话,编著双方共同成长,共谋发展,齐心协力把《民间文化论坛》推向更高的学术高地。 (本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