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http://www.newdu.com 2024/12/12 08:12:34 未知 康勇卫 参加讨论
江西民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空间演进特征和阶段规律,空间特征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的空间结构、组群布局、营造技艺和民居类型空间对称等方面。江西民居群在空间演化方面形成了一些明显阶段性规律,比如,人居空间关系阶段性互动、时间长短与演进快慢的周期性变化。 一、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 江西民居与其他江南地区传统民居一样,间架结构多为木框架支撑,多为土木或砖木结合。木构材料有两个特点:不易保存、可自由移动或调换。两个特点方便了居民迁移或更新的现实需求,这与省内外居民迁徙以及迁徙后的居住需求是相适应的。木框架支撑结构一般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二者可分别满足居民规模和高度需求;江西民居建筑结构在很多情况下是两种方式的结合。 随着江西人口数量的增长,部分单栋民居根据家庭结构的变化需要有所扩大,民居建筑的组合也应跟着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村落的空间布局的调整。居民定居后,彼此间的交流成为常态,互帮建房逐渐成为习惯,于是就有小范围营造技艺圈的形成。技艺范围圈又与方言的范围空间有一定的吻合度;言语不通,互帮互建难以实现。 1.民居建筑空间演变的特征 (1)空间结构。江西早期的民居,受人口规模及地理环境的限制,空间规模比较小,但防御性比较强,一般采用抬梁式结构。这种架构方式既防潮,空间视域也开阔,方便后续可能的搬迁。后来,这种架构方式被官式建筑或公共建筑所采用。其后,在城市的发展中,官式建筑将抬梁式架构发挥到极致,与普通民居在高度及规模方面拉开了距离。官式建筑往往连片布局,公共建筑需要开阔的周边环境,两类建筑分别在规模及高度上得到了充分发展。 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宗教建筑及书院建筑在民间的兴起,对乡村民居建筑产生了较大影响。比如,家族中的公共祠堂建筑风格向这些公共建筑看齐,抬梁式结构得到普遍采用。为保证一定的高度,公共祠堂正堂采用抬梁式,两侧多采用穿斗式结构,为后期可能的增设预留了空间。对于一个人口较多的大家族村落,建筑高度均在二层以上;第二层一般用来唱戏或储物,未超越官式、公共建筑的规模及高度。民居建筑与公共建筑也存在“交流互动”,比如,为方便集合村民,一般会放置响鼓,公共祠堂里和普通民居家的大小不同,从室内陈设方面反映了二者的互动情形。 在农耕时代,乡村有祖先信仰的传统,有对耕读文化的维护举措,而较为集中的文化传承场所一般在民间书院;民间书院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耕读文化传承场所书院建筑往往成为普通居民效仿的对象,以宋元时期为多。宋元以来,江西部分地区人口快速增加,周围的安全形势日趋复杂,民居横向规模的扩大成为必选项,于是穿斗式结构成为营建新居民的不二选择。明清以来,穿斗式架构成为民间普遍的需求,特别是在平原地区,成片集中布局的民居多为穿斗式架构,正堂偶尔采用抬梁式架构。随着商业的发展,江西民居的结构同时出现穿斗式、抬梁式以及穿斗——抬梁式架构。 总的来说,在江西民居发展过程中,支撑架构趋于复杂化,纵向从三架梁到七架梁不等,横向没有得到大的发展,每户人家的独立性较强;即使家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横向拓展并没有大规模地铺开,而是另立门户,由近及远向周边延伸。单独采用穿斗式结构的民居多集中于赣南局部区域。 (2)组群布局。以木框架结构为支撑的江西民居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讲究,即以单栋民居组成小庭院,又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多种形式的组群,多个组群最终缀合成村落。早期江西民居布局呈现“一大众小”的空间格局,即围绕一个较大的公共建筑,建立起很多比较小的民居建筑。较大的公共建筑一般为抬梁式架构、两进,众多较小的普通民居建筑平面布局多为一明两暗形式,外围的附属空间较小,大多让位于公共空间。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居民开始营建庭院,单栋民居多以对称形式出现在庭院中。在平原地区,这种对称更为典型,或者说更有条件实现均衡对称。在人口迁移大潮中,落脚山区的居民,庭院的公共性再次得到加强,防御功能让位于居住功能。在人口的空间移动过程中,同一拨人在不同的地域中会选择不同的民居形式,这些个差异多表现在建筑空间组合方面;新环境、新的人口结构都需要做出新改变。 村落人口因迁入时间的先后之分,从而出现其后的多姓氏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情形。每个姓氏的民居独立布局,乍一看,每个姓氏的民居庭院都差不多,因地形的起伏稍有差异。但遇上外来威胁时,就会发现分散的庭院间的组合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形成互为犄角或三足鼎立的品字形布局。 江西部分地区对民居建筑空间秩序布局十分讲究,深受耕读文化的影响。比如,吉安地区出现了规划统一的大棋盘式布局民居群,由多个类似的建筑群组成整个村落。在该类村落里十分重视正堂的作用,一般以此为核心组织民居群。从外围看,这样的村落及民居则较为普通、简洁。 (3)“营造技艺圈”。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成型时间较早,但受到官式民居或城市营建规范缓慢推进,乡村民居的相关总结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宋元时期,国家层面对官式营建规范做了梳理、总结,对普通民居并未做统一的规范,但在规模上明确了营建大小,即不能高于官式建筑的规模。即便如此,江西民居技艺也得到了独立的发展,特别是各区域都坚持了当地营建惯性,一直延续至今。 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建筑在材料、结构以及工匠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化多是应居民所需,有些是在区域间人们交流碰撞之后做出的微调。在诸多演变过程中,地方技艺的差异性让位于现代技术的统一性。这种让位在主要交通干线附近相当普遍。在偏僻的乡村地区仍然在坚守地方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所圈定的区域又与方言辐射范围存在高度的吻合性。建筑营造技艺在同类型的民居中也存在差异,比如,材料的组成成分、工序的先后顺序、通风纳阳方向、选址讲究等方面。 江西民居营造技艺宋元以前实践多、总结不够,宋元以来实践少、总结多。民居建筑在空间上形成了多元交叉的格局,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由某一种技艺为主导,在该区域影响辐射区边缘还有来自其他区域技艺的影响。清代以来,江西部分山区民居,在防御外界侵扰的同时,也面临着内部人口增多的压力,这个时候,人们更注重私人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受到一定的压缩。比如,赣南客家民居即是如此。由此,营造技艺中的平面空间就会做出新的调整。 2.民居建筑群空间布局特征 历史时期,江西民居群空间分布多呈“对称”状布局。民居对称状布局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流域间的民居类型对称与民居文化的隔山对称。流域间的民居类型对称与水系的走向相关,其空间对称分布又与经济发展的流域性特征相关,多以不同类型民居的对称状呈现。隔山对称多表现为移民影响下的同一民居类型不同地域文化的对称。江西民居的对称状分布特征不仅表现在省域,在地市层面也有体现。每一种对称所形成的时间大有不同,比如,宋元以前,江西民居类型的空间分布多以流域对称呈现。宋元以来,随着外来人口的迁入和省内人口的迁出,隔山的民居文化对称状日益明显。但流域对称状分布依然保持,在水运交通占主导的江西古代社会,流域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态势在持续强化。 (1)流域对称。赣西北、赣东北民居分布南北呈十字对称状,即饶河两支(乐安江、昌江)对应赣江下游两支(袁水、锦江),信江对应修水。在水运时代,沿水系的商业重镇城市民居大量兴起。徽商的到来是个特殊事件,初期沿水路码头定址,随着人口的增多,民居建筑向山区拓展。徽式民居主要分布在赣皖交界的九江东北三县、浮梁、婺源、德兴等区域。除了徽式民居建筑,以鄱阳湖为界限的赣西北、赣东北民居类型复杂,同一类型民居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对称状。 流域对称格局随着所在地在流域中所起的作用大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江西五大干支流中的传统村落存在一定的中心与边缘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微妙的变化,比如,在水运交通占主导的历史阶段,江西五大河流下游往往是民居文化的中心地,干流与支流的交汇点是次中心,支流以及干流源地为民居文化的边缘地带。而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农业文明让位于模式化的城市文明,依托农耕文明布局的传统村落以及依靠商业布局的少数传统城镇,逐渐退守至流域的上游以及河流干支交汇处,民居文化的中心地与边缘地关系出现松动,从而影响到民居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动。 (2)隔山对称。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界处的山区,移民潮是主要促成因素。东西两头往中间“压缩”,就是大屋民居,不论是赣西北大屋民居,还是赣东北的十都大院,都有规模上的突破,民居内部布局紧凑,外围有发挥的余地。赣西北西段在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之间,偏离罗霄山的地方为大屋民居分布地,以独栋大屋为多;赣东北东段婺源北部山区、怀玉山、武夷山之间的大屋规模比较大,商业色彩明显,而且连片分布,以至于房屋名称与聚落名同名。 区域对称兼有流域对称和隔山对称的特点,多为不同类型民居的对称。以赣中地区为例,此处的赣中地区由抚河抚州部分、赣江吉安部分组成,呈东西对称状分列江西中部。骑楼民居、客家民居在赣中地区分布呈东西对称状。区域内客家民居与其他类型民居则呈南北对称格局,比如,庐陵民居与客家民居呈对称状、金溪-临川民居与客家民居呈对称状。赣南民居呈南北对称分布,即客家围屋和九井十八厅民居的对称。就庐陵民居来说,其发展空间演变也是沿赣江及其支流对称分布。 二、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周期性规律 依据留存传统民居实例以及少量“文献民居”记载,对江西民居发展过程做了梳理。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激烈斗争中,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地域分布演化形势奠定了当前的分异格局。但细化到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其空间演变有大不同。明代江西民居分布以景德镇、定南、金溪、婺源、广丰、临川为多。到了清代,江西民居分布范围有所扩大,以吉安、萍乡、上饶分布较多。民国期间,传统民居空间分布范围持续缩小,这与人口的减少和战火带来的破坏不无关系。从2007-2011全国文物普查以及2014年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普查结果看,较好地印证了上述时空演进规律。历史时期江西民居的空间演进与动态变化的人口、时代大背景有一定的相关性。 1.江西民居群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多数情况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相一致。从秦汉起,北风南渐,江西文化受北方的影响多起来,并一直延续至宋元时期。从人口的空间分布和民居留存点的空间分布来看,二者有高度的吻合性。历史时期,虽然政区在不断地调整,但这种相关性始终没有被打破,而是得到了持续地强化。 后来,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对城乡人口数量比例产生较大的影响。城乡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城市传统民居的快速更新和乡村传统民居的缓慢退出。于是,城乡传统民居留存出现了空间分布点的收缩,即城市化影响较大的地区已基本没有多少传统民居留存,城市化较晚的地区其消失的速度则比较晚。再后来,传统民居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出现负相关现象。1949年以来,传统民居数量与人口数量负相关的现象日益明显。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按照当时的统计标准,江西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9.62%,居民多居住在传统民居里(现在认定标准)。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不大,也即人口的城市化水平没有较大提升。1978年以来,江西城市化率开始加速提升,但落后于全国水平。20世纪80年代江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基本停滞。江西城市人口在1992年后快速增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乡村人口占比为72.3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西乡村人口全省占比下降到55.94%。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西乡村人口比重已下降至40%以下。人口城市化同时促成了城市传统民居现代化以及乡村传统民居数量锐减的结果。 2.江西民居特征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江西民居发展过程呈现出先慢后快的特点。宋元之前江西民居的发展主要局限于省内,多为自发式的更迭,外界对之影响较小;或者说与外界的交流有限。宋元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地位直线上升,加上江西交通要道地位相对提升,为人口的迁移提供了方便。此时,北方多战乱,人口往南方迁移,江西是主要迁入地之一。明代以来,江西民居发展同时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居类型。因移民而形成很多新村落,加速了已经成型的民居类型的空间拓展。 先秦时期的江西民居初步形成了民居的形制、材质、营造技艺以及选址的一些基本讲究,因此为江西民居的源头成形时期。秦汉时期,随着江西融入中原的步伐加快,江西民居深受北风南渐潮的影响,于是,就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西民居承接与融会的特征。所谓“承接”就是秦汉时期民居风格的自然延续,在长期的发展中,普通居民对民居革新的期待相对弱一些。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民居的创新问题。所谓“融会”就是民居建筑与寺庙、官式及公共建筑的融合,在无力应对外在压力时,居民寄托于宗教及宗教建筑的保护是无奈之举,而“舍宅为寺”和积极防御往往成为优先选项。 隋唐五代时期,江西民居发展的主题词为“成熟”与“创新”。“成熟”是指民居营建有了政府的引导,民居选址及建材结构趋于规范与统一。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民居建筑风格趋于稳定,特别是城市民居。“创新”有个人创造成分,比如庐山草堂,主要按个人的喜好来建。这种现象在乡村地区较为普遍,居民个性化的营建活动创造出多样的民居风格。由此,区域间的民居风格差异“野蛮”生长。五代十国时期长期的分裂与动乱,隋唐时期官方积累起来的“成熟”在不断消解,而民间民居的创新因素却在持续积累。这种累积是在不断碰撞交流中完成的,为宋元时期的全面总结打下坚实基础。 宋元时期是江西民居发展的总结阶段。官方有总结,民间也有回应,而二者的交汇点在民间书院建筑上。乡土社会耕读文化浓郁,作为传承耕读文化的民间书院,往往成为普通民居效仿的对象。民间书院是地方向官府输送人才的地方,区域书院建筑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可能进入官场人员的对官式建筑的态度。该阶段的总结是较为成功的,直接影响了后来江西民居的发展进程。 明代传统民居发展的主题是“迁移与扩散”。“迁移”特指人口的迁移,迁移动因有政策驱动迁移的,也有自发迁徙的。自发迁徙的原因主要来自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有东南沿海倭寇侵扰的原因,比如内迁江西以保一时平安。“扩散”是指江西民居风格的域外扩散。随着江西人口的迁移,民居文化随之传播出去,特别是两湖地区与江西在地理环境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传播阻力较小,且能生根发芽。当然,来自江西东边、东北部省份的移民,也带来了迁出地的民居文化或式样,比如闽南大厝、畲族民居、徽式民居、金衢民居等形式。 清代江西民居发展的特征可总结为“冲突”与“突围”。“冲突”是外界触发的战争以及内部的人地矛盾所引发的。冲突现象对民居建筑的直接影响是产生了与周边交叉的民居形式。“突围”是固守家园的被动选择,赣南围屋兴起多与此有关。围屋民居的防御性功能得到空前加强。 江西民国民居是清代发展的一个自然延伸,赣北九江通商口岸的开通,江西民居迎来一个局部的革新阶段。近代工业在赣西的布局,也改变了当地民居材料的结构。“局部革新”与“多片区固守”是该时期民居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之,江西民居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材料组合变化是最快的,平面形制变化最慢,装饰风格则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同时受营建财力的制约。营造技艺的总结没有应时跟进,不管是早期的自行建造,还是后来的工匠主导营建。当前,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格局是明代以来空间分布的发展的结果。江西传统民居存量限定在传统村落里,在新旧转换加速的过程中,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有文献民居的不断复原成果,这种空间演进变化速度可能慢一点。 (本文系国家社科项目基金研究成果“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时空分异格局及机理研究(18CZS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在穗展出
- 下一篇:陕西考古博物馆完成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