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探源中华文明 砥砺民族之魂】考古揭示中华文明特质 锻造青年品格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总览全局的角度,为考古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广大考古和文博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华文明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做好青年的培养工作,提出的重要论述。
    作为高校教师,深刻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根本宗旨,要求我们在肩负培养考古人才,壮大考古队伍,使更多年轻人热爱并投身考古事业,让伟大的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任务的同时,更承担着塑造青年价值观、锻造青年品格的重任。具体来说,我们要在考古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考古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的优秀特质,如博大精深、崇礼尚德、源远流长、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朴实典雅等,培养出大批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人。
    
    博大精深、崇礼尚德,培育青年志气
    博大精深、崇礼尚德是中华文明的总体特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指引。它可以培育当代青年人的崇高志气,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坚定方向,不骄不躁,勇毅前进。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给世人的第一印象。丰富的考古成果是“博大精深”文化的直接展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门类繁多,精美的陶瓷器、厚重的青铜器、温润的玉石器、耀眼的金银器等等,琳琅满目,是谓之“博”;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从中原的半坡、姜寨,到西南的三星堆遗址,再到伟大的“汗八里”元大都,再到西北边疆的伊犁九城,中华文化气吞万里,是谓之“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殷墟甲骨、上古简帛、善本丛书,一刻一划,方寸之间,微言大义,既谓之“精”,亦谓之“深”。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实施,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不断地昭示中华这片土地上的辉煌文明。对于高校老师来说,我们需绵绵用力,培养青年人对于中华“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爱,使更多年轻人投身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
    “崇礼尚德”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我们在文明形成之后,“礼”便成为政治、生活领域的纲领。至迟从三代开始,政治便与礼制紧密结合。礼制在体现政治权威的同时,也是一套生活规范。礼制通过教化的手段,实现了政治权力与威权的实现。器物是实现礼制的重要途径,这点已为大量考古发现所证实,特别是青铜器、玉器以及礼制建筑。青铜器以其体量质感的厚重、纹饰的神秘威严,并结合其实用功能(典型如后母戊鼎)来展示权力。玉器也常作为礼器来使用,“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在中国古代都城中,也处处体现着礼法制度,体现在城址的朝向规划、空间布局、建筑设施等方面。在“礼”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的道德观念体系。
    博大精深、崇礼尚德的中华文明特质,是我们锻造青年品格、培育有志青年的重要手段。“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古代遗物承载着中国美好的政治理想,有助于广大青年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去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崇礼尚德品质的养成,使青年学会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会在事业追求中。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培植青年骨气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外化特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来源。它可以培植当代年轻人的铮铮骨气,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锻造吃苦耐劳的不屈意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随着中国百年考古的发现而得到不断确认的。正是通过中国考古人百年的耕耘,拨开了中国上古历史的种种迷雾,告别了神话传说,使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得到举世公认。除五千年文明史,考古学还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构建起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和文化谱系。
    对文明起源的探究是系统工程,越来越需要把考古研究和文献梳理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把各学科力量真正结合在一起,既使我们看到了中华光辉灿烂文明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也知晓了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阶段,是一个以本土的生物、文化基因传承为主,外带杂交的繁衍过程。“源远”揭示“流长”,我们得以通过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看到中华民族正展开的光明未来。
    “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坚强品格,也使得我们的文明得以延绵不绝。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自强不息气质的养成,与我们国家悠久的农业文明有关。中国一进入新石器时代,便开始有了农业活动。中国先民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驯化了稻米、小米等作物,并慢慢开始了成规模的种植。农业种植需要人长期劳作,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反复耕耘、收获,其过程单调、反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加上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形多样,又处于季风气候区,这给农业种植带了诸多的考验,但中国先民克服了这些困难。中华民族因之养成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而长期的定居以及熟人社会的形成,也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守诚信、崇正义”的道德品质。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中华文明特质,是我们锻造青年品格、培植铁骨青年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体察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进而不断增强青年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也要培养其在生活中“诚信”“正直”等素质,锻造其“骨气”。
    
    兼容并包、朴实典雅,涵养青年底气
    兼容并包、朴实典雅是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它可以涵养当代年轻人的文化底气,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立足中国大地,胸怀宽广地弘扬中华文明。
    “兼容并包”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具有的禀赋。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从考古学角度来看,中华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从其他文明引入了小麦、马车、青铜技术等,但同时也向世界贡献了稻米、黍、彩陶等。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比如汉代长安城是彼时东方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在整个东亚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西方的罗马遥相呼应。到了唐代,长安城对周边文化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更为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朴实典雅”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意蕴。从中华灿烂的精品文物中,比如文人字画、温润之玉器等,可看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是雅致的,是含蓄的、微妙的、深厚的。也正因如此,中华文化的另一特质是“美美与共”“美人之美”,对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抱以欣赏,乃至成全的态度,是所谓“典雅”。这与西方传统所强调的技术与商贸,强调突破的理念有所不同。中华文明更注重人与人关系的亲属制度、氏族制度和宗族制度,注重天地人的融合,是一种“朴实”的生活理念。再这样一种生存理念下,中华民族也形成了“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理念。
    兼容并包、朴实典雅的中华文明特质,是我们锻造青年品格、涵养青年底气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要久久为功,培养青年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使其以宽广的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以“尚和合、求大同”的追求,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高校教师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教师既要精通考古专业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深化学术研究,做好“经师”。同时,将考古所见、所得,内化为道德理念,涵养自我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将博大精深、崇礼尚德、源远流长、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朴实典雅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授以青年学生,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一代考古学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