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探源中华文明 砥砺民族之魂】让文明之光烛照民族复兴伟业 辉映人类共同命运——中华文明演进的启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为目标,用考古资料实证中华大地五千多年文明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演进走过了一条和其他重要文明发祥地既相同又独具自己特色的道路。相同之处是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人类后更新世的艰难适应与转型过程中通过发明农业,驯化动物,建设定居的村落,实现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社会的初步分工,启动了走向社会复杂化和国家文明的形成道路。不同之处是,在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距今万年之前就形成稻作和旱作(即南稻北粟)两大农业体系的雏形,而且在距今9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时代这两大农业文化就实现了在中原地区的碰撞与融合,从而促成以复合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仰韶文化的大扩张,奠定了早期华夏族群的人口、语言等文化基础,同时还包括海岱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辽河流域等早期农耕文化以及东北地区的渔猎经济、华南地区的块茎类农业、长期残存的狩猎采集经济等,形成以区域性文化传统为主体的广泛联系的早期中国文化相互作用圈。
    在早期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作为文明摇篮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的特点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独特作用。这里缺乏诸如尼罗河、两河、印度河那样的灌溉航运优势以及强大的聚集效应,但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包括黄河自身众多的支流对中下游的冲积作用,对文化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支撑作用,并逐步接纳了辽河、海河、济水、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流域乃至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草原等不同区域文化的人群与先进文化因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共同铸造了以夏商周为代表的早期王朝国家,实现了跨文化跨部族融合,使得中国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很好地整合了东亚大地各种先进的文化因素,也吸收消化了来自西方和中亚的包括牛羊马、冶金、小麦等先进文化因素。
    中国文明形成之后,尤其是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后,经过不断的国家建设、长城修筑、运河开凿等,不仅更加有效地整合、提升了农耕文化的文明成就,在与草原游牧文化、游牧帝国的互动中也较好地处理了农牧文化之间的基本矛盾与冲突,并长期通过陆海丝路与域外文明交流互动,最终形成具有较强互补性的农牧二元结构的中华文明,这使得以大一统为特征的中华文明成为持续发展的农业时代的文明奇葩。
    基于东亚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族群、经济的多样性,中国文化很早就建立起对生存资源和生存智慧的深刻认知及对生命、宇宙、天地、祖先的敬仰和崇拜,不但从打制石器中发展出琢磨尽性、比德修身的玉器与玉文化传统,在水火土中摸索出播种与收获的早期农业,陶冶出塑形炼体用器的制陶与冶金工艺,更发展出养蚕缂丝、漆画釉瓷等独特工艺技术产品和相关文化观念。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一些突出特点——不断探索调整、兼容并包、开放创新、自强不息……在经典作家所谓的春秋战国轴心期之前,中国文化就已经经历南北现代人与东亚直立人的遭遇融合、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的碰撞融合、仰韶文化集大成式的扩张融合、龙山时期的逐鹿中原与跨部族国家建设融合、夏商周的损益更新与华夏化融合等文献无法记载的轴心阶段,然后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经典礼乐文化泛化和秦汉统一,形成大一统的政治、社会、经济与观念体系。因此,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实在是以复合型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华夏传统为核心的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不同经济、不同观念不断的碰撞融合的结果,是不断融合、反复融合、合之又合的结果。这种不断融合创新如同滚雪球般成长壮大的文明形成与演进模式,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独树一帜。
    从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人类原本四海一家,因为不断开拓新的生存领域和发展空间而遍布世界,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适应模式下形成绚丽多彩的地域性的文化和文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多,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增长等,今天又重新开启了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新型全球一体化——即世界的多元一体时代。
    回望来路,从历史中打捞文明之光,是为了照亮当下,启迪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