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华文明 砥砺民族之魂】牢记嘱托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24/12/12 08:12:56 未知 何努 参加讨论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显著成绩和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参与者之一,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启迪、备受鼓舞,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意义、评价、定位十分精准,高瞻远瞩、意义重大。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经过了四十二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特别是2002年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至今已进入到工程的第五阶段。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进展,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成果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十多年来,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践行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证据链绳,证明陶寺遗址为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尧舜之都,证明“尧舜禹”并非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而是真实的信史。陶寺早期都城(距今4300-4100年)城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都城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都城功能区划初具规模。陶寺中期(距今4100-4000年)都城形成了“宫城-外郭城”双城制都城制度,都城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至少280万平方米),双城制形成了后世中国历代都城模式的主流。 陶寺中期都城遗址的功能区划,宇宙观指导模式更加清晰,其宇宙观模式构架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风雷相搏”,分别代表着东南、西北、正南、正北、西南、东北、正西、正东八个方位,在天地定位的纲领性定位基础上,结合陶寺遗址微地貌环境特征,将都城功能按照这八个宇宙方位规划设置,以谋求都城和陶寺邦国国祚永固。 陶寺中期观象台,是世界范围内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观象台,可以通过地平日出观测制定四千年前最世界最先进缜密的20个节令太阳历,“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在体现农本、民本的同时,也成为王权科学软实力的一部分。 陶寺都城遗址王族墓地出土的圭尺和圭表,组成了世界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圭表系统,不仅可与陶寺观象台相辅相成地制定历法,更重要的功能为通过测量夏至日晷影判定“地中”。陶寺圭尺第11刻度长度为40厘米,合陶寺1.6尺,是四千年前晋南地区的地中标准刻度。这个地中刻度的存在,表明最初“中国”的概念的诞生——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以地中概念核心的“中国”概念,被夏商周三代继承与固化,并成为夏商周三代“统一多民族”王朝国家的“国家认同”,标志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核心主干,在中原地区最终形成,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迭代,以致今日之中国。 陶寺圭表还有一个的重要功能,便是用于天文大地测量。《尚书?尧典》有关派“羲叔、羲仲、和叔、和仲宅四方进行天文观测”的记载,实际上记载的就是陶寺邦国对陶寺所在东亚大陆四至进行天文大地测量的历史事件,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的伟大壮举,而且实实在在地将尧舜的“天下观”落到了实测的基础上,第一次得到以陶寺为大地测量基点的东亚大陆四至实际距离:南北二万六千里(合6500千米),东西二万八千里(合7000千米)。第一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天下四表地区的基本特点:东至嵎夷东海,西至流沙,南迄交趾北回归线以南海滨,北至幽都北极圈以北海岸。描绘出尧舜天下观表里山河的政治地理五方蓝图,为实现尧舜协和万邦、平章百姓的天下胸怀,提供了真实的空间认知构图。 陶寺的社会观与道德观方面,继承创新,提出了上政和次政理念,追求和合思想、德孝思想与文武之道。 陶寺早期王墓出土的彩绘龙盘,其蟠龙纹创造,分别收受了良渚文化黑陶刻画蟠蛇纹和肖家屋脊文化玉句龙“疣鼻天鹅头”的启发,采取了赤链蛇蛇身和疣鼻天鹅头形象,创造了中原的蟠龙形象,又基于应对外来压力的“秀肌肉”动机,陶寺蟠龙的疣鼻天鹅头形象被置换成鳄鱼头形象。龙盘陶寺蟠龙的造型,经后来的河南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晚商文化、两周、秦汉,直至发展到今天的中国龙造型,可以说陶寺蟠龙是中原龙创造的起点,是今天以中原龙为主脉的中国龙诞生之始。 陶寺的蟠龙所创造的中国龙之主文脉,瓜瓞绵绵,延续至今已逾4300余年,其如此长寿的秘诀,并非在于其龙蹻的宗教祭祀功能,也不在于其帝王皇家的身价,而在于其所蕴含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基本原则与社会心理基本取向,包括诸如文德之治上政,弓矢次政,先礼后兵,不战而屈人之兵,蛰伏时像赤链蛇一样韬光养晦,不惹事,不怕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咬定青山不放松”;象疣鼻天鹅一样重土慎迁,尊祖敬宗,洁身自好,少言实干,守信忠贞,爱家孝悌等等,构成了中国龙精神文化的先进核心价值体系,即中华民族的灵魂,贯彻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说,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而不是祖先崇拜意义上的“龙图腾”。中国人世世代代传承的是中国龙精神文化的先进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龙拥有如此先进的、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和文化资本! 陶寺中期王墓继续传承陶寺早期蟠龙的上政与次政理念,但是改变了表达方式,在中期王墓的头端,用掰断獠牙的公猪下颌骨与六柄玉石“列钺”,摆出“豮豕之牙”上政理念图示。公猪长了两颗大獠牙,主要不是为了致别人于死地,而是修兵不战,以暴抑暴,以压服为主,耀武扬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政。将公猪獠牙掰掉或将小公猪阉割使其獠牙长不大,便称为“豶豕之牙”。豮豕之牙,既可修兵不战,也可“笑而后见”,意思是有冲突,先和谈,谈不拢,再刀兵相见。这便要“橐弓矢以伏天下”,是为次政。陶寺中期王墓南侧墓壁墙根摆着两张折断的弓,壁上挂着8个布箭箙,箙内装着8组三棱鹿角箭镞,它们就是“次政图示”。陶寺邦国的上政与次政的先进理念,成为中国治国理政传统智慧的核心精髓。 此外,通过分析都城制度、宫室制度、礼制建筑制度、府库制度、住宅的等级制、丧葬制度、礼乐制度、铜礼器制度发轫、天文历法垄断制度、度量衡制度、工官管理制度,我们认为,陶寺邦国在上述制度建设的集成与创新形成的比较系统的制度文明,全方位地奠定了后世中国历代王朝的制度建设基础,并形成了一些中国文明当中制度文明传承的稳定基因。由此,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陶寺文化对中国文明主脉的贡献,在制度建设层面上集成创新的贡献是巨大而深远的,更加证明陶寺文化是中华文明主脉核心形成的起点,其各项制度的集成创新是关键。中华文明五千年,瓜瓞绵绵,其中制度文明基因的继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陶寺文化制度文明继承创新的开山之功,功不可没! 当然,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历史中国从陶寺走来的种种迹象,但是诸多细节和重大疑问,仍鞭策我们砥砺前行,不断探索。 我们一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勇担重担、脚踏实地地完成党、国家、人民和民族交给我们的重任,讲好陶寺文明故事,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