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釜山岩刻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20 未知 周长富 参加讨论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论证了徐水釜山岩刻符号是古代先民的文化遗留,是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字,它们与甲骨文、金文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是5000年前黄帝釜山合符昭告天地的祝文。 关键词:徐水釜山 岩刻 原始文字 祝文 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靳凤云先生(徐水县政协原副主席)1978年摹写了釜山石龙身下东山洞中的岩刻符号,该洞口向西,洞深3.5米,洞宽2.4米,岩刻符号分别刻在洞的北、东、南三面洞壁上,共三片,岩刻符号195个,除去重复的还剩109个。这些岩刻符号布局随意,排列不规则,分不出行距。靳凤云同志在研究时做了如下排列: 对于这些岩刻符号我做了如下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一、釜山岩刻符号的文化分布。 按着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检视釜山岩刻符号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和联系。 1、与贾湖类型的甲骨符号的联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学者在黄淮之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中国“文字的最早源头”,即刻在甲骨、陶器和石器的符号。其中两例刻在龟甲上,分别与甲骨文中的“目”和“日”字相同,与釜山岩刻的108和4号相同,另一个陶符“十”字形与91号相同。发掘者认为这些符号与甲骨文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并与占卜有关。[1]贾湖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 2、与仰韶文化陶符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半坡遗址共出土了113件刻有符号的陶片,刻符达34类。这些陶文与釜山岩刻的形体、结构基本相同,多数是由竖、横、斜、叉等笔画构成。其中, 分别与釜山岩刻的56、2、48、91、5、7、49、23号相同。 1972—1979年,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又有类似发现。属于姜寨一期的有102例,其中与釜山岩刻的56、48、37、3、49、35、91号刻符相同。[2]p(29)姜寨一其年代相当于半坡遗址阶段,约公元前4800—公元前3600年。 3、与大溪文化的联系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湖北宜昌杨家湾遗址发现了74块带刻字的陶片,有些刻符和釜山岩刻相同,如和24、5、48、91、50为同一刻符。杨家湾遗址属于长江流域大溪文化中期,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3] 4、与双墩遗址的联系 1985年,在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了296件带陶文的陶片。其中与釜山崖刻中的3、43、91、61、4、2、59号相同。双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在公元前15000—公元前4000年之间。[4] 5、与马家窑文化的联系 1974—1978年在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发现了目前为止所有史前符号中数量最多的陶符,共679件。其中,674种均为几何型符号,只有5种为动物形符号。种类共139种,其中分别与釜山岩刻的48、8、24、29、4、6、50、91、87、81号相同。柳湾遗址属马家窟文化(约公元前2350—前2050年。) 6、与龙山文化的联系 龙山文化是最重要的晚期史前文化之一,分布范围较大。根据梁思永先生的“三叠层”理论,在商代文化层之下,直接叠压着龙山文化,在龙山层之下又直接叠压着仰韶文化层。与古史相对应,可以说龙山文化即夏代文化,仰韶文化即五帝文化。在北方有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陶寺龙山文化,在南方有湖北(石家河)和湖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符号尚不多见。 1979年,河南省淮滨肖营发掘一座沙堆墓葬,出土了刻有7种符号的陶器。这7个符号中与釜山岩刻的48、49号相同。此墓葬位于淮河上游,属新石器晚期。因为是孤例,目前尚不能确定其文化归属。另外,湖北天门市石河镇肖家屋脊出土的陶符、邓家湾出土的陶符等与釜山岩刻84、4号相同。[2]p(106) 7、与良诸文化的联系 20世纪30年代中期,良诸遗址中发现9种陶符,其中与釜山岩刻中的56、48、91、61相同。[5]p(6-8)1974年,在江苏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件良诸文化黑陶上有4个并列的符号,互相联接,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句子。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6] 上面,我们不厌其烦地检视了釜山岩刻与史前考古文化中陶符的关系和联系。可以看出,釜山岩刻符号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陶文一样,是古代先民的文化遗留。 二、徐水釜山岩刻是“合符釜山”弥足珍贵的原始文字记录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考古证明,凡是出土或发现较多陶符的文化遗址,都是原始部落聚居和公众活动中心。这些遗址中不仅有先民的大型聚落、粮食的窖藏、饲养牲畜的圈栏、公共墓地、制陶的窑场,而且往往是部落首领居住、集会、祭祀的重要场所。如目前所知最早使用刻符的磁山文化(距今8000年)发现数百个密集分布的储粮窖穴,内有大量腐朽的粟粒。有学者推算,当时收获的新鲜谷物可达十几万斤以上。[7]在这处遗址中还发现石铲、石镰、石磨等成套农具。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113件刻有符号的陶片和陶钵,陶符达34类。这是由两组民居群落和大房子构成的大聚落。临潼姜寨遗址中心广场周围5个民居聚落,各个聚落建有大房子,出土了102例陶符。出土陶符较多的秦安大地湾遗址约一平方公里,中间有“殿堂式”大房子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前堂后室,有左右侧室,已具有早期宫殿性质。[8]p(96)出土了被称为“象两个或更多单个部首构成的会意字‘ ’”的安徽蒙城尉迟寺大汶口文化遗址,有民居排房和大型中心广场等。一些学者指出“其中的一些图形文字可能与星象、农事、农具或者武器有关。”[2]p(118)据有关资料,我国已发现了60多个史前古城,面积一般为10万至20万平方米,最大的一座位于湖北天门,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另一座山西陶寺古城面积约280万平方米。[9] 试想一想,如此众多的人口,如此巨大的生产规模,如此繁盛的物品,农、牧、渔、猎、制造诸多的生产、管理、收储、分配,大型城邑、宫室的建筑设计、农时节气与日历的推演、祭祀仪式程序的设定,单凭经验心记或者结绳记事等手段肯定是无济于事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必然需要“创立文字”,实现“法度章焉”(《汉书?律历志》)。《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伪孔安国《尚书序》则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后汉书?律历志》:“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代日表,以管万事。”这些古人的记载,是不可否认其历史价值的。正如骆宾基所指出的:“我国上古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应上溯到炎黄五帝时期”(《金文新考》),大量出土的陶符正是原始文字的实物实证。所以说,否认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距今9000年)到商代晚期数千年使用传承的刻画符号为原始文字,那就陷入了史前文明虚无主义的错误,也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正是这些发轫于9000年以来的原始文字奠定了华夏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 徐水釜山岩刻中的许多原始文字从时间上说,从9000年以来就流传沿用,从地域上说在古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乃至更广大地区,共识同用,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徐水釜山岩刻中?这是使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黄帝会盟四方,合符釜山就在徐水,徐水釜山是合符活动的中心。根据靳凤云先生关于石龙身下东山洞的109个岩刻符号“手法及刻痕深浅度是一致的”的意见,岩刻原始文字(石龙身下东山洞中的)似应为一人所刻,是合符釜山伟大庆典活动弥足珍贵的记录。 三、徐水釜山岩刻原始文字和中国古代文字是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 既然徐水釜山岩刻是原始文字,那么,这些原始文字与中国古文字诸如甲骨文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甲骨文是由原始文字发展演变形成的,是与釜山岩刻一脉相承的后裔字。一是釜山岩刻符号和甲骨文都是以象形为基础。徐水釜山岩刻符号多为象形原始文字,它们是由古代先民在创造原始文字时通过“观象于天,观法于地”,逐渐认识并仿象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造出的象形符号。目的是用以帮助记忆和交流。“在文字产生的初期阶段,不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的随意刻画,不可能成为具有共识的标记或符号。”“一切原始符号不论其物象是否可辨,即不论在我们眼里是抽象还是具象,最初都是本于物,都是象形字。”[10]p(117、141)正如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所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二十世纪初,孙诒让称陶符为原始象形字,甲骨文为省变象形字。(《名原》第5页)对此,来裕恂(1873-1962)说得更清楚:“地球各国文字之始,无不由于象形。古代未开化之土地,人类知识未进,经验亦狭隘,故言语不完全,往往动作身体、摹拟容态以表意,而文字遂取则于此。故未有文字,先有言与意,有思想而后有言语,有言语而后有文字。当其初始,无异绘画。惟画图其形,书取其象。[11]p(29) 其二甲骨文与釜山岩刻符号存在源流关系甲骨文和釜山岩刻中许多字形式相同或相似,如下表: (此表是依据《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表11陶符与甲骨文同形例制作的)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后边还要谈到)。目前学术界对于陶符和甲骨文相同或相似性认为二者存在源流关系的看法是趋同的。不仅如此,有些学者还认为商周青铜器族名金文,不仅在性质、功用上,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也与陶符有源流关系。[10]p(112) 其三,中国古文字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近亲后裔 从世界几种古文字体系起源的研究中已知,只有中国古文字是由原始文字(陶符)孕育演化而来的,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近亲后裔。在这个几千年漫长的孕育演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经过生生不息的观察思索、交流融合、借鉴和创新,最终实现了嬗变和飞跃,形成了根植于华夏民族古老文明的特殊的文字体系。传承华夏文明根脉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名姓永远地消失在远去的岁月里,而名标青史的却廖若晨星。传说伏羲氏命朱襄造书契,《隋巢子》说“史皇产而能书”,《世本》云:“沮诵、仓颉作书”,《荀子》说:“作书者众,而仓颉独传”。 关于汉字的性质问题,不仅是对汉字体系的评价,而且涉及到对东方文明的基本认识问题。西方人在十九世纪提出“文字发展三段论”,即“图画文字→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认为欧洲表音文字最先进,这是欧洲资本主义进行殖民扩张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此,唐兰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文字是特殊的,在一切进化的民族都用拼音文字的时期,她却独自应用一种本来含有义符的注音文字。在最古的时候,中国文字本也是图画文字,但至迟在三千五百年前,已改成了注音文字,而这种文字一直到现在还活着,被全中国的人民,以及她邻近的地方使用着。”[12]p(2) 四、徐水釜山岩刻是仓颉所作黄帝“合符釜山”昭告天地的祝文 古文字学家孙常叙认为“文字是写词记言的,要看它能不能按照语序一个词一个词的写话记言。能,便是文字;不能,那便不是。”(《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叙》)这种观点,与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不相吻合。事实是文字在语言之后经过了相当漫长达数十万年才产生的。文字记语言、表思想是随着文字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完备起来的。当时低下的生产力造成精神产品的生产比物质产品的生产更为滞后和缓慢。所以在文明起源阶段,原始文字不可能具备逐字逐句地完全记录语言的功能,而只是记录语言中的主要成份,把语言中的主要部分的形、音、义表现出来。因此,把记录语言功能尚不完备的原始文字排斥在文字范围之外是值得商榷的。 下面解释这些原始文字的形、音、义。 (66)为黄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正立之人身佩玉环,因字刻时易方不易园,故玉为方形。蚌埠双墩陶符为“ ”。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从人从玉,像人佩环玉之形。《礼记》:“步行则有佩环之声。” (22)为帝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架木为“示”形燔以祭天。金文是其隶变(赵平安《隶变研究》第25页)。甲骨文为,有多种变体字。徐中舒:“象架木或束木燔以祭天之形,为帝初文,后由祭天引申为天帝之帝。”《说文》:“帝,谛也,王天之号。” (68)为炎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举火以发号令。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说文》:“火,炎上也,从重火。” (31)为杀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身多处中刀而倾倒。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说文》:“杀,戮也,从殳杀声。” (77)为蚩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头冠牛首。《述异记》卷上云:“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已确认甲骨文尚无此字。 (100)为尤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手有动作而有外力禁止之形,其本义应为禁阻。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高鸿缙释:“尤实从(手)而以一横画表禁止之动象。” (21)为逐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手持干追逐之形。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从止从豕,或从犬,或从鹿,象追赶动物。 (105)为神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木表或石柱,其下“ ”为台阶底座。已确认甲骨文无神字。“示”甲骨文为(或 ),象神主牌位。徐中舒:“以象木表或石柱为神主之形。 之上或其左右加点划,为增饰符号。卜辞祭祀占卜中,示为天神地袛,先公先王之统称。” (82)为农之字源。为象事表义字,字象人手持农具在农田耕种之形。甲骨文为 ,从辰从林,辰者释为农具。辰甲骨文为 ,象古代耕种之农具。农事需按时令,故可转释为时令节气。农耕文明离不开天文历法,黄帝时已有历法。参看《史记?历书》等。 (43)为山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山峰矗立之形。甲骨文为 ,三峰为多也。 (13)为雷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闪电火球形,发出隆隆声,以示为雷。本义为雷,可释为威字。甲骨文为 ,仿沿用之。《说文》:“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间有回,回雷声也。”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陶器有云雷纹,似此。 (70)为尹之字源。为象意字,字象人持杖形。本义是有权利的人。甲骨文为 ,沿用之。《说文》:“尹,治也。”故可释为治理。 (89)为戎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列阵成队之甲士。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从戈从甲,《说文》:“戎,兵也。” (52)为釜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古陶釜。徐水釜山俗名锅底山,状如倒釜,故名釜山。据考古证明,徐水釜山附近多次发现仰韶时期陶釜,为红陶、褐陶釜。 (67)为合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两手拍合之形。以示友好相援之意。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林文光:“合,二物相合形。” (95)为符之字源。为合体象形表义字,如二竹并立相合也。《说文》:“信也,汉制也。从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声。” (97)为兵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持兵器向前刺杀也。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字象两手持斤(斧钺),本义是双手持兵器。 (55)为戈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古人狩猎作战之武器。蚌埠双墩丫为变体字。甲骨文为 ,象戈形,亦为 之变体。 (50)为矢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矢形。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说文》:“矢,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 (78)为雲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云朵之形。 古文省雨, 亦古文云。(来裕恂《汉文典注释》第30页) (59)为易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日月之光,又象鸟之翅羽。翼易同音。甲骨文为 。高鸿缙释日光时晴时暗时阴形。孙常叙释:“易,当是古翅字,象鸟伸头张翼飞提提也。”《甲骨文编》:“卜辞用易为锡。”古音锡,赐、锡部叠韵。锡通假为赐,赐给。 (4)为日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日(太阳)形。甲骨文沿用之。 (10) (40) (63)则是“迎日推策”太阳四时朔望变化的记录,表示夏、秋、冬日。《世本》:“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史记》等书均有是说。 (91)为甲之字源。为表义字,字象今之“十”字,算术之“加”音也。甲骨文为 ,沿用之。《甲骨文编》:“甲子之甲皆作 。”为七字解。参看 (6)之解释。 (5)为乙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草木弯曲出土之形。甲骨文为 ,沿用之。《说文》:“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可转释为衰弱之义,与壬之英挺义相反。 (109)为丁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平面之钉头形,本义是钉子,有强壮之义,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甲骨文为 ,沿用之。 (86)为戌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钺固定在杆上。甲骨文为 ,象兵器斧钺之形,戌为戊,古武器,转义为我。 (3)为壬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立于土,以示英挺俊健之意,古挺字。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从人从土,沿用之。 和 连用,为自强不息。 (36)为子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小儿形,卜辞巳,子同形,本义是子,甲骨文为 ,沿用之。 (90)为风之字源。为象形会意字,字象气在空间流动。《说文》:“风动虫生,故虫八月而化。”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字象凤鸟,卜辞借凤为风。 (23)为侵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手持帚横扫之形。甲骨文为 ,从牛,从帚从又,字象手持帚扫牛形。《甲骨文编》:“从牛从 ,侵字异文。”《说文》:“侵,渐进也。” (8)为仁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二人相携之形。甲骨文为仁,从人从二。《说文》:“仁,亲也。”孔子倡仁,祖述黄帝皆源于此。 (17)为享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如人手臂持杯畅饮形。本义是畅饮,转义为享用。《史记·五帝本纪》:“以征不享”,即此。 (60)为后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女子哺乳之形,有养育之意。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从女、从子、从点,字象一女人生子时有水液之形。 (88)为力之字源。为象物字,字象古农具耒形。本义是耒。耒、力双声义通,假为力。甲骨文为 ,沿用之。用力辛苦为劳,力劳音近,可释为劳。 (75)为牧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牛羊被放牧之形。甲骨文为 ,字象手持鞭驱赶牛羊放牧之形,转义为猎字。 (35)为常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人下身穿裙也,本义为下裙。《说文》:“常,下帬也。”已确认甲骨文无此字。 (85)为鸿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大鸟立于枝之形。已确认甲骨文无此字。甲骨文 (鸟字)仿沿之。 (96)为先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之前已有足步。示人先行。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从止从人,字标足在人之前头。 (33)为大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人站立举双手得意之形。甲骨文为 ,象正面立式之人,本义是人,借用为大。甲骨文沿用之。 (83)为天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头之上有天,本义是人头上是天。甲骨文为 ,象正面站立人头顶天之形。 (103)为地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所视地平线形,示大地。已确认甲骨文无此字。 (81)为阴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天空充满乌云,本义是阴,阴幽音近,借以为幽字。 (84)为阳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天空充满阳光之形。本义是阳,借以为明字,昭字。《说文》:“明,照也。从月从囧。 古文明从日。”说明古文明从日省月。囧字象古窗形。本义是窗户。《说文》:“囧,窗牖丽屡 明。读若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 (61)为癸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双矢相交形。吴其昌:“癸字原始之初谊为矢之象形,双矢交揆形而得癸字。”甲骨文为 ,沿用之。昭乌达小河沿该符号较多。揆为癸孽乳字,故为揆。 (1)为祖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男性生殖器。仰韶文化后期(约距今5000年)出现男性器崇拜。甲骨文为 ,象供奉神主牌位,沿用之。 (99)为主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灯中注膏油。《说文》:“主,灯中火主也。从 ,象形。”甲骨文为 ,仿沿用之。主与王义近,亦释为王、皇。 (34)为葬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一朽骨于地上。《说文》:“葬,藏也,从死在草中。”甲骨文为 ,合体象义字,象一朽骨于床上,本义是死人。人之遗骨似鬼字,令人生畏。故畏有鬼字头,鬼头而虎爪。 (54)为命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一人跪在地上接受命令。《说文》:“命,使也。从口从令。”甲骨文为 ,象人跪坐之形。 (2)为禾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谷禾形,本义是谷禾。《说文》:“禾,嘉谷也。”甲骨文为 ,仿沿之。 (101)为不之字源。为独体象形字,字象花蒂形。本义是花萼,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王国维说:“帝者,蒂也,不者柎也。”《说文》:“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 (107)为民之字源。象形表义字,字象人目无睛而盲。本义是盲,借为人民之民。甲骨文为 ,从目从卜,字象一刃物刺目之形。郭沫若:“……均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古人民盲每通训。”高鸿缙:“……象眸子出眶之形,即盲字也,后借为人民之民。” (32)为桑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树形,有根、枝、杆。甲骨文为 ,沿用之。 (14)为齐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三者众也。字象众手相向而握,表示齐会之义,本义是齐,引申为会、众字。甲骨文为 ,象禾麦穗实之形,以三为多。《说文》:“会,合也。有会合之义。” (94)为鱼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鱼形由鱼孽乳为渔。甲骨文为 ,从水,从鱼。从水以区别以鱼,本义是捕鱼。 (16)为龙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龙腾,本义是龙。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 (12)为蚕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蚕虫之形,已确认甲骨文无此字。 (9)为封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植树以定经界。甲骨文为 ,郭沫若:“……即以林木为界之象形。”李孝定:“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甲骨文沿用之。 (106)为祭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滴血于地,献于神主之前。本义是血祭。甲骨文为 ,从肉从又,象手持肉并血滴向神主祭祀。孔子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必以敬,可转释为敬、尊重、崇尚。 (25)为圣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掘土工具。《说文》:“圣,汝颖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甲骨文为 ,从二手,从土,字象二手掘土之形。杨树达:“我看这个字是掘字的初文。”本义是掘土。段玉裁注:“此方俗语也。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会意。” (15)为畜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束丝,为牧场之缆绳。《说文》:“畜,田畜也。淮南子曰:玄田为畜 ,《鲁郊礼》畜从田从兹。兹,兹益也。”甲骨文为 ,从幺从 ,同 为囿,可视为饲养家畜的场地。本义是家畜。 (57)为金之字源。为象形会意字,字象出于土,锐于上之矢形。 和一是主体部分,构成金的主体,余为增饰符号。《说文》:“金,出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管子·轻重》《世本》《史记·封禅书》均记载黄帝时有铜器。半坡、姜寨、武安赵窑仰韶文化遗址中均发现铜物或铜炼渣。 (24)为玉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侧视之玉片,用丝索纵贯之形。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沿用之。 (51)为心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人之心脏形,本义是心脏。《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甲骨文为 ,沿用之。人心正直为德,德字右侧为直心。故此字亦为德之字源。 (76)为仓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有盖之藏室。甲骨文为 ,从A口、从日,象门户,其上象盖,下者象坐。 (64)为吉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象器中瑞玉竖立,吉征也,祥瑞也。甲骨文为 ,沿用之。颉为其孽乳,有些地方方言读为颉音。《说文》:“吉,善也。从土从口。” (65)为同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二口相合,二口相合为同。甲骨文为 ,仿沿用之。 (93)为师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弓之形。本义是弓,转义为带弓之兵师。甲骨文为 ,取义沿用之。 (104)为河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水在河中流,上有浮载之物。 (47)为水字。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仿沿用之,转释为渎,积水处。 (42)为分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刀把物从中剖开,本义是分。甲骨文为 。《说文》:“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87)为争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用刀将物切开争取之形,本义是争。和 如兵乓之结构。已确认甲骨文无此字。 (39)为辕之字源。为独体象物字,字象巾部形。《说文》:“袁,长衣儿。袁字从衣从口,来定作袁。本义是长衣,巾为袁之字源,辕为袁之孽乳。” (37)为轩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车之形,车之孽乳为轩。 (30)为作之字源。作古文乍。从林义光《文源》:“乍,即古文作。”《尔雅释言》:“作,造,为也。”乍象契刻竹木的象形,原本专指木作。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可释为营造、制作。 (108)为 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虎头形,并有纹饰,读虎音。本义是虎头。甲骨文为 ,仿沿之。卜辞以 为虎之全体。虎啸为號,此处释为号字。 (6)为二之字源。(丁山《数名古谊》,于省吾《释一至十之记数字》,詹鄞鑫《华夏考》第41页)其字形为太极图之初写。《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古人认为天地万物无不包含阴阳两个方面,是为道,故亦可解释为道、天道。 (48)为五之字源。(参看上述文章) (56)为十之字源。(同上)金文作 ,后写作卜,表示数字十。《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69)为在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草木从地上初生之形,本义是已存在。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体字。诸家解释不同。《说文》:“在,存也,从土才声。” (45) (46) (71)是古人对天象流星的记录,三种流星的图样说明流星的各异。本义是流星,为星之字源。三个连用表示星失其位,天象屡变,天变示警。 (19)为人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立式之人形,本义是人。甲骨文为 ,沿用之。 (72)为土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禾麦长于地上。《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甲骨文为 ,有多种变形字。 (28)为花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禾草之上开出花朵,本义是花。花放出光华,为华字。已确认甲骨文无此字。 (80)为宇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天宇之形,天被支起,本义为天宇。甲骨文为 。《说文》:“宇,屋边也。”《释文》:“宇,屋四垂为宇。”引申为“宇宙”。 (53)为兄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左半门之形,无弟不能立家门,左为长。甲骨文为 ,从口从人,为祝之初义。《说文》:“兄,长也。” (27)为弟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右半门之形。右为幼,二者合而成门户。 (29)为丑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手抓拿之形。《说文》:“丑,纽也。用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甲骨文为 ,沿用之。可释为驯字。 (18)为申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猴子之形。《说文》:“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餔时听事,申旦政也。”甲骨文为 ,字象闪电,电字初文,本义是电。借义为申。 (44)为播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古播种石器,破土下种之形。《说文》:“种也,一曰布也,从手番声。” (20)为收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人背负物体回家之形,本义是背驮,转义收回家。甲骨文尚无此字。《说文》:“收,捕也。” (11)为並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三件工具依次放置地上相并之形,本义是并。《说文》:“并,相从也。从从幵声。”甲骨文为 ,字象二人于地上相并之形,本义是并列相从,可释为共字。 (92)为亡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把器物放在隐蔽处之形。 象隐蔽之处。本义是藏匿,引申为亡。《说文》:“亡,逃也。从入从乚。”甲骨文为 ,沿用之。 (26)为羊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羊之角面。甲骨文为 ,沿用之。本义是羊。《说文》:“羊,祥也。……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借义为祥。 (74)为暴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禾稼遭受暴风雨倒伏在水地中。转义为暴、灾难。 (41)为月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月初之形。甲骨文为 ,沿用之。 (62)为宗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宗庙之形,宗即藏主之地,本义是宗庙。《说文》:“宗,尊祖庙也。”甲骨文为 。 (38)为祐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手触地人跪拜求神保佑之形,转义为祐助、抚恤、保存。《说文》:“祐,助也。”甲骨文为 ,字象手持祭品于神前形,以求神祐之。 (7)为纪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绳索弯曲之形。本义是绳索,孽乳为纪。甲骨文为 ,朱芳圃释为己。《史记》:“顺天地之纪,星历也,历和纪音近转。” (49)为阜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土山岗形,本义是土岗。《说文》:“阜,大陆,无山石者,象形。”甲骨文为 ,沿用之。 (73)与 (49)连用,意为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越来越甚。 釜山岩刻布局上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是按照我国远古时代的古人方位观念排列的。据研究,我国史前先民通过五方方位来表示五以内的数的顺序,其法如下:数数的人按正位背北面南站着,数数时先指背面(北)为开始,表示第一;再指前面(南)为其次,表示第二;再指左边(东)为第三;再指右面(西)为第四;最后指着自己站立的位置(中央)表示第五。如果超过五的数,又按原来的顺序重复一遍,后北为六,前南为七,左东为八,右西为九,中央为十。这就是五行和《河图》所反映的史前先民的方位顺序观念。[13]p(51)(参看《华夏考——詹鄞鑫文字训诂论集》第51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徐水釜山岩刻是仓颉所作的黄帝在釜山合符诸族的昭告天地的祝文。 (祭仪开始,迎神。燔烧祭坛上的木柴,将礼玉和毛色纯正的牛羊等祭品置于火上炙烤,使气味达于天庭,请天地神祗来享。黄帝率诸首领面南朝天三跪拜,伶伦指挥高奏《云门大卷》舞乐,仓颉宣读祝文:) 徐水釜山岩刻,不仅是对石头的雕刻,而且是对时光的雕塑。今天这个承载中华五千年文明根脉的岩刻放射出人文初祖的光芒,向世人宣告,所谓黄帝“有典有策”的记载不再是传说,不再是神话,不再是古人的作伪,不容许再遭怀疑,再被否定。她让世人清楚地看到,中华文明的精髓那样古老而今又如此鲜活,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瞻仰和回味。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第二至第八次发掘简报[J].文物.1989.(1). [2] 杨晓能.另一种古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2008. [3] 佘秀翠.宜昌杨家湾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发现刻划符号[J].考古.1987.(8). [4] 徐大立. 蚌埠双墩新石器遗址陶器刻划初论[J].文物研究.1989.(5). [5] 何尺行.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M],上海:民国.1937. [6] 张明华、王惠菊.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J].考古.1990.(10). [7] 严文明. 农业起源与中华文明,光明日报,2009.1.08. [8]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 顾春. 中国最早朝代或将改写,光明日报,2009.12.03. [10] 拱玉书、颜海英、葛英会.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 来裕恂.汉文典注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12]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3] 詹鄞鑫.华夏考——詹鄞鑫文字训诂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系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多维历史视角下“黄帝都涿鹿”考释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