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深入探究兼收并蓄的中华文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中华文明产生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缀玉连珠的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的诸子百家、冠绝天下的青铜艺术等宝贵遗产无一不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在碰撞交流中相互融合,兼容并包、和合共生的特点使中华文明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既是历朝历代一脉相承的治国理念,又是各族儿女共同的思想烙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深入探究兼收并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疆域变迁史、文化融合史、“和合”思想史所包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坚定地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路。
    中华民族的疆域变迁史昭示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
    中华民族的疆域变迁史是一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交替演进,但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裂和衰落为变态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大融合。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强国的吞并使“四夷”逐步融入了中华文明,之后秦朝统一六国,中国的版图开始呈现出大一统的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汉族迁向东南方、向少数民族地区,北方游牧民族也逐渐迁入北方,直至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十六国,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全面的汉化政策,迁都洛阳,改易汉俗,为更大规模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辽宋金元时期,接连不断的战争促使少数民族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蒙古统一东亚,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元朝,西藏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清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达到顶峰,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中国现代庞大的疆域版图。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以统一为常轨、而分裂为变态”,战争与分裂加速了大规模人口迁徙,和平与统一促进了民族友好往来,虽有朝代更替,但各民族始终共聚居于同一片土地之上,大一统思想在几千年来从未断绝。前有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行同伦”,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后有唐玄宗“敦睦九族,会同四海”,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扎根生长,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民族先辈胼手胝足,共同开辟出中华民族的锦绣山河。中华大地上的疆域变迁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分裂走向融合,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中华民族的疆域变迁昭示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史昭示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多元一体”文化取向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古往今来,各民族先民互学互补,共同创造出璀璨的中华文明。“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一盏香茗,随清脆驼铃踏上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将悠悠茶香从中原文人雅士的笔墨丹青传入少数民族寻常百姓家,游牧民族将自身饮食特点融入清香的茶叶中,创造出酥油茶、奶茶等特色饮品,丰富与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西汉使臣张骞开辟出丝绸之路,不仅成为东西方商贸互联互通的纽带,更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连廊,胡琴与胡乐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从此中原便有了“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中华乐曲融合了西域之音,催生出辉煌灿烂的敦煌词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文明的融合还体现在服饰变迁历程中,战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吸取游牧民族服饰的优点,将传统的宽袍大袖改为灵活方便的窄袖短袄,将兵车和长矛改为机动性更强的骑兵与弓箭,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战斗实力,更推动了中原汉族与游牧民族服饰的融合,促使民族之间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互鉴交流。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明经历无数次发展与碰撞,在千年历史岁月中凝练革新,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最终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昭示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各民族在历史长河的相互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昭示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多元一体”文化取向。
    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史昭示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和睦共处之道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始终秉承着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才使得中华文明兼具中原文化的中庸平和与草原文化的骁勇粗狂,集含蓄与豪放之美于一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便体现出对其他民族文明的强大包容性,《礼记》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万物一起生长而不相妨碍,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互不冲突,强调了天地之包容;《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即“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万物遵循的普遍规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能各在其位,万物便能各得其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处世哲学,更展现了中华文明对于民族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世大唐依靠多彩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宋元时期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开展港口贸易,“舳舻相衔,千里不绝”的繁华港口不仅赋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灵感,更给予了不同的文化自由发展的沃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和合”理念的引领下,历经几千年历史的考验,如今已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中华文明对于其他文明成分从来不是仇视与否定,而是在包容接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从而使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各民族文明之精粹,在漫长的历史中生机盎然,历久弥新。“要把‘和’‘合’的传统理念付诸彼此相处之道”,“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始终,昭示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和睦共处之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回首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充实并发扬了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传承与传播事业,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更加成熟的生长空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也牢牢把握住时代机遇,焕发出勃勃生机,《冰山上的来客》《格萨尔王之磨炼》等大批民族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荧幕,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食粮;《印象·丽江》《九寨千古情》等实景演出将民族歌舞与民族符号融入到实景表演中,使四方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到民族风情带来的艺术震撼;应运而生的新媒体将民族节日盛况、大美边疆风光实时转播到全国人民的终端设备,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到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带有独特民族符号的手工艺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不仅成为各家各户精美的装饰,还成为连接中华儿女心灵的纽带……中华文化在愈加开放的环境中实现了进一步交融。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使得中华文明的“主干”得以传承与延续,不断与时俱进,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得中华文明的大树既“根深干壮”,又“枝繁叶茂”。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更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源头活水,成为中华儿女“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之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根基,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论源泉。新时代,深入探究蓬勃发展、兼收并蓄的中华文明,有助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使中华民族朝着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奋勇向前。
     
    (何雄浪,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冰,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助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