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韩国青铜时代石器制作与使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http://www.newdu.com 2024/12/12 08:12:56 未知 孙晙镐 参加讨论
在韩国,对青铜时代石器制作及使用的研究与其他课题相比,成果相对较少。目前,通过石料的产地分析及石器制作实验,已有对从石料选择到石器制作全过程的研究,但对于石器使用等相关问题的关注较少。最近,通过对生产系统的复原研究,已将研究范围扩展至聚落内或聚落之间的关系、流通、交易等方面。这里就韩国青铜时代石器制作与使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讨论整体研究倾向和今后的课题。 关于石器制作及生产体系。对于石器制作第一阶段石料选择的研究,主要从出土石器的岩质鉴定和产地检测两方面入手。在青铜器时代,很有可能在遗址周围的河川中采集了制作石器的大部分石料,但也有学者认为,对于产地仅限于特定地区的部分石料,可能是远距离交换的结果。通过对出土遗物的观察和石器制作实验,石器的制作基本可以分为打击素材成形—敲打/粗糙磨研—精密磨研—成型几个步骤,实验证明,两级技法、敲打技法、穿孔技法、磨研技法都具有有效性。一般认为,在青铜时代后期,石器的生产体系发生了变化,石器生产量超过了聚落内的消费量,出现了以交易为目的的石器制作专门聚落,与青铜时代前期相比,随着分工的发展,形成了更广阔的交换网。也有学者认为,以中部地区为对象的分析结果显示青铜时代后期石器产量增加,但是,生产性房址的比率没有提高,因此很难认可专门制作石器聚落的存在。关于石器的流通问题,有学者提出玉器的流通范围曾设定在40-60公里以内,也有学者提出有节柄式石剑比较广泛的相互作用网。但是,一般的石器流通网应该不是那么广大,大部分石料可以在遗址附近采集,而且制作也不需要高级技术。因此,认为石器远距离移动的情况并不常见,即在相对较近的范围内,专门制作石器的聚落、自产自用的聚落和进口石器的聚落共存,形成了一个地区共同体。 关于石器功能及用途。从有柄式石剑的制作难度和主要出土在墓葬中这两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随葬专用或以配用为目的的身份象征礼器。以民族学资料和实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可知不同形制的石镞功能不同,扁平无茎镞用来狩猎,菱形镞作为武器使用。通过使用痕迹分析和使用实验,复原了用石刀取穗的方式,确认了在收获方面,三角形石刀比半月形石刀更有效率,利用整个刃部的方法会提高收获量。石刀以外,可以确认为收获工具的还有石镰。一部分学者提出,这种石器更有可能被用作木工工具或用于收获后的秸秆或杂草清除。石斧的功能因形制不同而有区别,目前的研究确认了挖地、砍伐、加工,以及作为武器或礼器等多种用途。以上述对石器用途的推测为基础,比较各遗址或不同时期和区域的石器组成,可以观察到当时聚落的生计方式或文化面貌的变化情况等。对于石器的功能及用途,大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多功能性的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考虑存在多种功能的可能性。石器基本上可以有多种用途,根据出土情况或遗物本身的观察结果得到的证据也不少。但查明这些多种用途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存在反映制作用意的主要用途也是明确的事实。因此,要以多种功能的推测为基础,进行更具发展性的讨论。 关于今后的课题。首先,产地检测、使用痕迹分析、残留淀粉粒分析等新方法是研究石器制作与使用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要综合利用传统考古学方法、民族志材料和使用实验等多种手段。其次,在进行制作与使用实验前,要观察实际遗物,对制作或使用方式提出假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之后,必须伴随着将实验石器留下的痕迹和实际石器痕迹进行比较的过程。再次,在研究石器的同时,还要考虑陶器、木器及金属器等其他工具,虽然资料具有局限性,但在解释方面必须考虑到。最后,对青铜器时代石器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领域,期待更多学者的加入,产生持续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韩国高丽大学校文化遗产融合学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