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陕西临潼康家遗址石制品研究——以T26出土石制品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24/12/12 08:12:52 未知 孟凡宁 秦小丽 参加讨论
石制品是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对石制品制作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出土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及手工业体制等。康家遗址是关中平原东部一处重要的客省庄文化遗址,历经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其中包含较多的成型品、原料和半成品。本文主要以康家遗址T26发掘出土的418件石制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操作链”、家户理论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康家遗址作为龙山时代晚期客省庄文化东部代表性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和诸多学者的研究,探明是一处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村落级聚落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已整理出近千余件石制品,包含较多的原料、磨石、半成品和成型品。其中T26靠近遗址中部,出土石制品数量多,种类丰富、按照器类可分为石料、石核、石刀、石锛等30种,使用的石料有灰岩、砂岩、石英岩、板岩等23种,且已有成熟的年代分期和动物骨骼遗存研究成果,故本文选择康家遗址T26出土418件石制品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通过对出土石制品进行观察与分析,探索其中反映出的制作技术程序、社会组织形式与石料资源获取情况等手工业生产诸问题。 石制品的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原料选择、生产制作再到最后的成品,每个环节都反映了史前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本文首先运用操作链理念,通过对原料采用、生产加工以及使用废弃等不同时期石制品特征的观察,来分析石制品的生产技术特征,以此了解康家遗址石制品生产技术工艺的历时性发展状况,通过对T26出土石制品的制作技术的肉眼及显微观察,观察到出土石制品存在选料选型、切割、打制、琢制、磨制和钻孔六个制作环节,结合已有的分期结果表明康家先民石制品的制作技术在三期中总体上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特点,在选料选型以及磨制环节,早中晚期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是在切割、打制和钻孔方式上则存在一个技术选择的行为。另外对出土数量多、形制丰富的典型器物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如石刀依据器物特征可分为四型,每型下可分多式,可以发现,石刀在三期内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形制演变规律,AI式和AII式石刀在三期内始终占据A类石刀的主流,B型石刀中从BI式圆弧背逐渐转变为BIV式斜直背,其他如石镞、石锛等器物也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其次在家户理论的指导下,对石制品的生产空间组织形式进行探析,一些学者认为,生产场所可以根据固定场所、制作工具和打击产生的石片来确定。本文对遗迹单位中出土石制品分为原料及半成品、制作工具和石器三大类,发现大多数房址中原料及半成品类和制作工具类占比可达本单位出土石制品数量的80%以上;另外房址中部均有灶面、出土的陶器数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且多为炊煮器和盛食器为主的生活类器皿,表明房址的生活功能强烈,石制品生产应是家庭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现房址与房前灰坑出土的石制品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表明房址与门前灰坑是康家遗址家庭设施的组成部分。 最后则是采用遗址资源域on-site由内向外的研究思路,结合遗址附近的地质分布情况,对遗址内存在的石料来源进行分析。T26共出土有23种岩石,其中灰岩、砂岩、石英岩、花岗岩以及板岩这五类岩石数量重量均接近总数的80%,表明这五种岩石种类在康家先民的使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康家先民对石料的岩性有了一定的认知,可以根据器物的功用和使用方式来选择合适的石料。同时可以根据岩性、器表特征大致分为以灰岩为主的卵状河料石、以石英岩花岗岩为主的棱角微磨圆的岩石和以板岩为主的棱角分明山料石三大类,根据遗址周边的地质分布情况,推测上述三类石料可能分别对应着三个来源:即遗址西边约4公里的石川河、遗址南边约4.5公里的渭河河滩及骊山冲积平原以及距离更远的秦岭山麓蓝田地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