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国外史学 >

徐志民:美国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历程


    美国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分三个阶段:
    南京大屠杀刚刚发生时,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向世界各地报道了日军的暴行,激起了美国人民强烈的反日情绪。
    冷战开始后,南京大屠杀神秘地从美国国民的视野中消失了几十年。
    1997年12月,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唤醒了美国人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真相无法永远被掩盖……
    人间惨剧
    南京沦陷后,留驻的18名美国人(主要是传教士和新闻记者)怀着悲愤和恐惧的心情,在信函、日记或笔记中,记下了亲眼目睹的日军血腥暴行。
    贝德士在家书中痛苦地说:“城里差不多每一栋房屋都被抢劫一空”,“小至11岁的女孩和老到53岁的妇女横遭奸污”,“无辜平民被肆无忌惮地枪杀或刺死”。费吴生在日记中记述了“有个5岁的男孩被刺刀戳伤了18处,一个妇女的脸被砍伤17处,腿上也有几处受伤”。麦卡伦在致家人的信中惊呼“我从未听过或见过如此暴虐。暴行,暴行,还是暴行!”马吉牧师在致朋友的信中心有余悸地说:“这使人想起古代的亚述暴行。我们未曾料到如此恐怖,当这些事情开始时,对我们是可怕的震撼。”完全震惊于日军的野蛮和凶残。福斯特咒骂日军为“披着人皮的野兽”,威尔逊把沦陷的南京比作“当代但丁的炼狱”。这些资料至今保留在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内,成为证实南京大屠杀的可靠凭证之一。
    美国记者率先向世界报道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弗兰克·蒂尔曼·德丁在1937年12月18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新闻上,发表了《屠戮意味着占领南京———俘虏全部被杀》,指责日军“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恐怖城市。”公开揭露了日军的暴行。
    耶茨·麦克丹尼尔在同一天的《芝加哥论坛报》上发表《战地记者日记内描述的南京恐怖》中无奈地说:“我对南京的最后印象———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向世界描述了一幅尸积如山的人间地狱图。1938年回国的费吴生带回了马吉牧师秘密拍摄的屠杀现场照片和鼓楼医院伤患者影片,在美国各地放映和展览,揭露南京大屠杀。
    正是通过新闻报道、摄影照片、纪录影片和杂志、小册子等,使美国民众了解了日军残杀无辜平民,肆意奸淫妇女的野蛮行径,谴责日本的呼声越来越高。日军炸沉美舰帕奈号,殴打美国在华外交官阿里森等,更激起了美国国民的愤怒。于是,美国民众通过基督教团体、妇女团体、教师学生团体、工会以及其他市民团体,纷纷开始向南京等地的难民提供食品、住所、药物等救济物资,同时也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联合抗战,美国国内也开始收集日军侵华暴行的证据。1942年3月,美国出版了《1937年至1938年冬日军在华暴行》,以南京大屠杀为例,向美国民众宣传日军的凶狠和残暴,激励中美人民的抗战决心和斗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