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被称为“毛奇”的由来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2:11:27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举世公认的伟大战略家。 毛泽东还是小孩的时候,给大人的印象就是头脑相当聪明,思维往往与其他小孩不同,有人评价这个小孩学东西,“悟性极高”。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友人、同学称为“毛奇”。毛奇,是普鲁士(后来的德国)著名军事家,享誉世界。当时大家给年纪轻轻的毛泽东起个绰号叫“毛奇”,也真是恰如其分。因为,毛泽东确实是位“奇人”,才华横溢,胆略和洞察力、意志力、领导能力超人。而为何大家要给他起个带有敬意的绰号“毛奇”呢,和毛泽东二十四岁干的一桩非凡的事有关。这件事看了,确实是感觉他的才能真是了不起,不服不行啊。 1917年,毛泽东二十四岁时,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四个字:兵荒马乱。1917年的中国,军阀割据,南北分裂,民不聊生。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执政北京政府,为了将北方势力挺进南方,任命陆军部次长傅良佐为湖南省督军。这一来,引起了南方军阀的不满,于是,双方就你来我往的打仗夺地盘。这么一个社会环境,老百姓就是跟着倒霉。长沙城内的学校也经常让军阀的军队霸占作为军营,正常的教学秩序、生产生活秩序全都保证不了;有不少学校的教育经费被大批削减连课都教不了,动不动就停课放假。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呆了五年,学校被军阀部队糟蹋了好几次。为了保护学校,校方组织了“学生志愿军”,还增设了“兵式操”的科目,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年轻的毛泽东由于足智多谋,才能出众,此前又在旧军队中当过兵,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威信,被公推为学生志愿军的连长(学校模仿军队建制也设立了各级建制)。 这年11月,湖南督军傅良佐与桂系军阀谭浩明开战,遭受惨败。消息传来,傅率城内的残兵败将离开长沙,仓皇出逃。而此时,谭浩明军队的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不能即刻赶到长沙。这样长沙一时间突然成了无政府状态,市民惊恐万分。等战事逼近长沙,连炮声都听得到,傅良佐部的溃兵随处可见。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当时军阀的军队,军纪败坏,赌博、抽大烟、强奸、抢劫,甚至绑票勒索赎金这些事层出不穷,根本不拿老百姓当回事。学校害怕溃军占据学校,打劫奸淫抢掠,伤及学生,决定全体师生转移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去躲避兵祸。毛泽东得知后,急忙找到校长,恳请校长不要“弃校”。毛泽东认为,外面战事混乱,跑到外边去躲避恐怕更为危险,而学校没人了,乱兵更会闯入洗劫。所以毛泽东主张“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校方权衡再三,觉得毛泽东说的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毛泽东的眼光和思维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抗战军魂:张自忠将军简介及一生
- 下一篇:回顾辛亥时期安徽政局风云:倪嗣冲与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