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湖南省临武县渡头古城遗址考古调查钻探简介(3)


    (二)遗址分布面积
    1.城址面积
    通过护城壕测量的长度来计算,城址主体面积约25000平方米,但在钻探过程中发现,在城址城门外北面地势较平坦的区域仍有较多的陶片,其分布面积近15000平方米,总面积与渡头古城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的城址面积近40000平方米基本相吻合。
    2.遗址面积
    根据这次的调查,在保护范围之外的渡头村综合楼西北和北部近现代民房墙基和现代水渠、水田均发现了较多两汉时期的陶片(图九、图十),分布面积近2万余平方米,其与城址是同时期遗址。因此,古城遗址分布面积近60000余平方米,不含墓葬面积(图十一)。
    图九·渡头村综合大楼西北房基发现陶片
    图十·渡头村综合大楼北部水田发现陶片
    图十一·渡头古城遗址大致分布范围
    (三)地层堆积概况
    城址地层堆积在不同遗迹区域分布有所差异,概述如下:
    1.城墙地层堆积
    根据钻探的情况来看,城墙上有0.3米~0.5米厚的表土层,表土层下为夯土层,夯土层厚薄不一。以城址东北角S01W03探孔为例(图十二),表层土为耕土层,灰褐色土,质地松软,表层土下为夯土,夯土为浅黄褐色,质地较紧密,相对纯净,夯层厚度为0.10米~0.20米。
    2.城内地层堆积
    城址内地层堆积厚薄不均。深度0.3米~4米不等。城内最深处地层堆积初步可划分为四层,以城内西北角S10W11探孔为例(图十三),第①层为耕土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厚约30厘米;第②层为文化层,浅灰色层,土质较致密,厚约30厘米,包含少量陶片和碳粒;第③层文化层,土质较致密,为红褐色层,厚160厘米,包含较多陶片、瓦片和碳粒;第④层为灰黄色土层,土质疏松,厚180厘米,包含物较少,④层下为生土。
    图十二·北城墙上S01W03探孔土样
    图十三·城内西北角S10W11探孔土样
    图十四·北侧护城壕N03W05探孔土样
    3.护城壕内地层堆积
    除东面城壕因现代路无法钻探之外,其余三面护城壕均有钻探,深浅不一。壕内填土堆积层次基本相同,最深处近3米,自上而下基本可分为三层。以北面城壕S03W05探孔为例,第①层为耕土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第②、③层为文化层,包含较多陶片和碳粒,在③层底部还发现有少量黄色近似淤积土,③层下为生土(图十四)。
    (四)采集遗物及遗址年代
    1.采集遗物
    在城门外围、西南城墙上以及南、北城墙中部外围均发现有较多的瓦片、陶片、以及少量陶制品和菱格纹青砖(图十五、图十六)。
    图十五·北墙门城外8米处壕沟采集瓦片、陶片和青砖
    图十六·西面护城壕采集红烧土、菱格纹残砖
    瓦片主要有板瓦、筒瓦两种。板瓦数量较多,基本为泥质灰陶,质地坚硬,厚1.2厘米,残宽12~22厘米,板瓦外面施有间断绳纹和条带纹,内面有布纹,也有少量板瓦外面施粗网格纹(图十七)。筒瓦大小不一,有泥质灰陶和红陶两种,瓦内外纹饰和板瓦基本相同,为绳纹和布纹,瓦舌种类多样,大体以直舌和卷舌两种为主(图十八)。
    采集的陶片主要见有罐底、罐口沿、钫腹部,基本为印纹硬陶,多泥质灰陶和红陶,多细方格纹,有少量的圆圈纹,个别陶罐口沿见有青釉。另外还有多个陶圆形器,泥质灰陶,质地很硬,火候较高,器身上有10余个的长方形小孔(图十九),用途不明。
    另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2008年当地村支书在城址东墙外围50米处的果园里挖出过大量的铜钱,其中有半两、五铢钱和大泉五十等(图二十)。经寻访证实情况属实,但所挖钱已基本被卖掉,所剩无几,并对所剩的铜钱进行了拍照。
    图十七·城墙西侧城壕采集网格纹板瓦
    图十八·南城墙中部外围采集的不同筒瓦
    图十九·城址西南角上采集陶圆形器
    图二十·城址东侧村民挖出来的“半两、五铢、大泉五十”
    2.遗址年代
    采集的板瓦和筒瓦与中原地区西汉时期板瓦、筒瓦的纹饰、质地以及形制基本相同。采集的个别陶罐口沿、细方格纹和圆圈纹等均具有广州汉墓西汉时期同类器基本相似,而陶钫是西汉时期比较常见的器物。在城址内还采集的陶器口沿,其中部分口沿器表还有青釉,年代应为东汉时期。
    另根据城址外围出的半两钱和大泉五十,且在城内外均不见两晋以后的遗物来看,渡头古城址应始建于秦代至西汉早期,一直使用到东汉,东汉之后就被废弃。故认为渡头古城遗址主体年代为汉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