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古代水利工程蕴含深厚文化价值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中国有着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悠久历史。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千百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治水名人,建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水利工程。随着岁月的变迁,其中有些工程已经成为遗址,有些则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遗产?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华夏文明的重要体现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农业用水往往需要人工灌溉来保证。作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中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闻名于世的工程有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芍陂等,此外,还有很多名气稍逊却价值颇高的水利工程,如水门塘、桔槔井灌工程、槎滩陂等。其中,霍邱水门塘系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修建,古称大业陂,比举世闻名的芍陂还早17年,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的作用。
    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古代水利工程还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西北的坎儿井到中原地区的陂塘,从西南的堰坝到东南的海塘,无不各具特色又因地制宜,其种类之丰富也为世界所罕有。
    “这些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认为,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科技水平往往是领先时代的,其工程规划、建筑形式、施工技术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非常协调,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促进了当时各地的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她表示,古代水利工程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信息,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其绵延不断的建筑史、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石刻碑文和神话传说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卢勇则表示,在学术上,古代水利工程遗产是研究古代水利、农业发展乃至环境变迁的活化石,弥足珍贵;在应用上,其“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直到今天依然有其合理性,是我国先民留给今人的珍贵物质遗产与精神财富。
    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自2000年都江堰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水利工程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古代水利工程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开始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现存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我国水利部相关部门相继下发《关于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规划任务书的批复》《关于开展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调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2010年,水利部门开始对1949年以前兴建的在用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进行调查。据不完全调查结果显示,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近600处,其中灌溉工程达224处。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开始每年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此后,我国相继有7处古代水利工程入选,今年则有3项通过遴选进入申报程序。
    “可以说,我国相关部门在保护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王瑞芳告诉记者,在自然环境方面,自然风化、水流冲刷、洪水侵蚀乃至泥沙淤积等,都会使工程遭到损坏;在社会环境方面,古代水利工程面临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设性破坏,部分古代水利工程因人地矛盾被挤占,部分古代水利工程则面临着保护性破坏。
    “古代水利遗址与一般遗址保护不同,它的专业性很强,若缺乏专业指导、在技术上操作不当或调查研究不深入,则会对遗址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有些地方为了方便结实,将原来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遗址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水泥堤坝。”王瑞芳说。
    卢勇则表示,我国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保护工作尚处于被动保护、抢救性保护的状态。目前的保护工作主要是以申报促保护,但这又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认知度,一部分县、市政府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然而依然有许多地方政府对此重视不足。“有一些遗址已经老化朽坏,迫切需要抢救,但地方首先缺乏专项基金,其次随着一大批老人过世,很多古代的技术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这是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卢勇说。
    多措并举保护水利遗产
    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规模、数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印迹。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应摸清家底、加强研究、主动保护,注重其背后文化的传承,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在合理规划开发水利工程遗产的基础上,让古代水利遗产造福当代,用当代的效益反哺古代水利工程,形成良性循环。
    古代水利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与一般文物或遗址不同,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去保护和利用。王瑞芳表示,首先要加强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做好遗产的价值评估,让各部门重视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保护。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保护协调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大部分遗产的保护是由文物部门负责的,而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水利主管部门主动介入,如设立古代水利工程遗产保护委员会,协调文物、水利、气象等各部门的力量。还要建立水利遗产管理条例、水利遗产保护技术标准等法律、法规,尽量把古代水利工程遗产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将社会经济发展与古代农业水利工程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卢勇提出,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第一,要开展大规模细致的调研活动,摸清家底,并向政府和社会公布,从而加强政府和学界、民间的保护认知。第二,要积极组织申报世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申报促保护。第三,水利部或者农业部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古代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并及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让传统的石砌技术、河工工具制作技术、堤坝的养护经验得以保留和传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提出,保护古代水利工程遗产,需要探究其背后蕴藏的文化或思想内涵。同时,对古代水利工程遗产所在地的相关部门而言,一方面,要适时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做好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规划、资料收集和编辑出版工作;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个近期和中长期的规划方案,开展田野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