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考古反映明清外销瓷盛况
http://www.newdu.com 2024/12/13 01:12:4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杨芹 参加讨论
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中国瓷器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唐代,瓷器已随丝绸输往国外,以后日趋频繁。明清时期,瓷器外销进入新阶段,不仅继续输往亚非各国,而且开始销往欧洲。中国主要瓷器产地,例如景德镇、德化、广州等的瓷器生产,也与欧美市场联为一体。 青花瓷为主要品种 瓷器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外销产品,这一点可从考古学家对16—18世纪沉船的考古方面得到有力证明。南海海域有关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沉船有:中国南澳海域的“南澳Ⅰ号”(明后期),菲律宾海域的“圣迭戈”号(1600年),越南海域的“平顺”号(17世纪)、“头顿”号(1690年)、“金瓯”号(1723—1735年),以及新加坡海域“海尔德马尔森”号(1752年)等。在这些中外沉船中,均发现数量庞大的中国瓷器。例如,1990—1992年,越南头顿省海域发掘的康熙年间中国沉船“头顿”号,出水景德镇瓷器约6万件(套)。1998—1999年,越南金瓯省沿海发掘的雍正年间中国沉船“金瓯”号,出水景德镇瓷器约5万件。这些沉船的归属、航向及目的地,足以说明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都存在广阔的中国外销瓷需求市场。 青花瓷是明清瓷器产业的主流,也是当时外销数量最多的瓷种。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瓷器制造和发展过程中,宋代的制瓷业及其外销曾达到一个高峰,南方地区以景德镇青白瓷和龙泉青瓷而名满天下。“南海Ⅰ号”宋代沉船便打捞出大量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和龙泉窑产青瓷。16—18世纪的沉船出水瓷器则表明,青花瓷器已占据当时外销瓷的最大份额,中国传统的青白瓷、青瓷等瓷种近乎消失。同时,随着漳州窑等民窑的崛起,各主要产地出现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器名品。 白瓷、彩瓷等也不可忽视,这在沉船出水瓷器中亦可证明。“头顿”号沉船出水了一部分福建德化窑白瓷,例如白瓷观音雕像以及白兔、麒麟、螃蟹雕塑等。明代是福建德化陶瓷生产的高峰期,“象牙白”、“猪油白”瓷受到世界市场青睐。彩瓷是明清时期瓷器发展和创新的硕果,“南澳Ⅰ号”沉船、“金瓯”号沉船都有部分彩瓷出水。 “订烧瓷”适应欧洲市场需求 就瓷器产地而言,这一时期大多数外销瓷仍来自景德镇,但福建、广东民窑也成为重要产地。进入16世纪以后,由于海外市场扩大和沿海通商之便,大量景德镇窑工前往广东、福建开窑制瓷,闻名中外者如福建漳州窑、广东石湾窑等。各产地在模仿景德镇瓷器的过程中,在胎质、釉色、图案等方面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例如,“南澳Ⅰ号”、“圣迭戈”号沉船出水相当数量的漳州窑产品“砂足器”青花瓷,“金瓯”号沉船出水一批有特色的石湾“祖唐居”黄、绿釉色瓷器。总的说来,16—18世纪外销瓷大体呈现以下风格和特点。 首先,纹饰出现了诸多革新,开光布局纹饰大量出现。“南澳Ⅰ号”、“圣迭戈”号沉船瓷器显示,1600年之前,外销瓷纹饰已然发生很大变化。以最常见的大盘(有圆口和花口之别)为例,一般在器物内壁的口沿部分饰一周大小、排列有序的开光,常见的有四开光、八开光等。大开光内多饰以花草、虫蝶、杂宝等;小开光内饰以缨络、缀珠、万字、锦纹、几何纹等。盘心圆圈内饰有石山树木、池塘禽鸟、麒麟瑞兽、水榭亭阁、仕女人物等。这种布局饱满、分层构图的装饰形式是“克拉克瓷”的典型风格。盘心所绘主体纹饰虽然多为中国绘画中之常见题材,但这种特殊的开光纹饰布局则非中国传统风格。有学者推测,这种装饰风格的构思来源于荷兰工艺品。也有学者提出,葡萄牙商人为了迎合印度、伊朗、印尼等地市场需要,使在中国订制的产品带有印度和阿拉伯的风格特征。 其次,明清外销瓷出现了“克拉克瓷”。“克拉克”原是当时荷兰人对葡萄牙货船的称呼。1603年,荷兰人在马六甲海峡截获葡萄牙商船“圣卡特琳娜”号,并将装载的10万件瓷器运到欧洲拍卖。当时,市面上将这批瓷器称为“克拉克瓷”,其代表性器物是青花开光大盘。“克拉克瓷”的器型以圆器盘、碗为主,胎体多细薄、坚硬。在纹饰方面,基本为中国风格,布局繁满,大量运用开光装饰,迎合了欧洲市场的趣味,“南澳Ⅰ号”、“圣迭戈”号等沉船出水的瓷器都是克拉克瓷。 再次,为欧洲市场制作日用瓷。1635年,荷兰商人第一次把欧洲日常生活器物做成木制模型带到广州,邀请中国制瓷者模仿生产。1639年,试制出首批样品运往荷兰。由于这些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1639、1643年,荷兰商人又提交了同样的模型,以供仿制。这种经营方式即“来样订制”,中国瓷器走入欧洲民众日常生活。因此,在输往欧洲的外销瓷中,有些造型是中国国内没见过的。“头顿”号沉船中的清前期青花花卉纹双口调味品瓶,仿自欧洲玻璃器,用于盛油和醋,造型独特。此外还有“海尔德马尔森”号沉船出水的烛台、沙拉盘等,也是专门为欧洲市场制作的日用瓷。 最后,这一时期中国外销瓷在器型、样式和纹饰上,已不再是纯粹的东方气息,而是“中西合璧”、“融汇中西”,甚至独具西方风韵。这是中国手工业生产适应世界市场而发生的变化。一方面,不少瓷器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喜爱的因素,创造出具有新意的造型。另一方面,西方商人也开始根据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在中国订制、生产瓷器,其中包括一些个性化的产品。 陶瓷业与国际市场相联系 新航路开辟以前,中国瓷器的销售市场主要在亚洲。面向东亚、东南亚市场的外销瓷,基本上是中国内地风格的产品,因为东亚地区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销往南亚和西亚尤其是伊斯兰地区的青花瓷,通常有阿拉伯式的图案和枝叶、阿拉伯文《古兰经》短语和波斯铭文装饰。 葡萄牙人到达中国以后,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器开始出现葡萄牙铭文;17世纪,荷兰铭文出现在当时的外销瓷上。此后,法文、德文、英文等西方文字也相继出现。这些带有西方文字的瓷器,也是按照欧洲商人的要求、适应欧洲消费者品位而特别绘制的“订烧瓷”。 简言之,16—18世纪,中国外销瓷在材质、形制、图案、风格、质量等方面的多样化,反映出海外消费者对瓷器的不同需求,也反映出中国制瓷业对世界市场的应对。南海沉船出水的大批来自江西、福建、广东的瓷器,充分显示出以这些地区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业从生产、运输到销售,都与全球化早期的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考古学:走向公众 走出国门
- 下一篇:镐京遗址首次出土鳄鱼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