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丝绸之路上“行走”的种子
http://www.newdu.com 2024/12/13 12:12:4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思明 李昕升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起源中心之一,农作物是中国向域外国家输出的主要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业交流作为古代中外交流最重要的一环,肩负着演绎世界农业文明的重任。而这些交流又都是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桥梁。 中华农耕文化不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围绕农业生产诞生的物质、精神文化,也通过不同的扩散方式进而影响世界,陆海“丝绸之路”是所有扩散方式的渠道。虽然不同的农业交流内容走向世界的时间各有差异,但无一例外地对世界农业文明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共同交织构建了世界农业文明的全球化。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起源中心之一,农作物是中国向域外国家输出的主要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业交流作为古代中外交流最重要的一环,肩负着演绎世界农业文明的重任。而这些交流又都是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桥梁。 “农业四大发明”——稻、大豆、养蚕缫丝和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四大发明”。中国科学院2016年出炉的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水稻栽培”、“大豆栽培”、“养蚕”、“缫丝”、“茶树栽培”赫然在列,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稻 稻产自中国,于公元前25世纪传至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同时传入印尼、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公元前23世纪进入朝鲜,公元前15—前9世纪传至大洋洲波利尼西亚岛屿,公元前5—前3世纪传入近东,再经巴尔干半岛传入匈牙利(罗马帝国),公元前4世纪传入日本,公元前3世纪由亚历山大大帝带入埃及。 7世纪,稻飞越太平洋往东至复活节岛;15世纪末,以哥伦布第二次航海为契机,在美洲的西印度群岛推广;16世纪后,传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并向西扩展,19世纪传入加利福尼亚州。拉美的哥伦比亚1580年始有稻作栽培,巴西则是始于1761年。澳大利亚在1950年方引种成功。 稻的传播使世界其他非原产地区成了早期全球化的受益者,老百姓从舌尖到口腹都得到了必要补充。由于水稻高于小麦的单产(拉瓦锡时代,单产与麦相比是四比一),因此必然会对传统食麦区(典型的就是欧洲)造成冲击,虽然没有快速融入当地的种植制度,但诚如布罗代尔所言:“左右着农民和人的日常生活。”即使西方人并不以稻米为主食,稻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用于出口创汇,利润甚至能够达到一倍,这驱使着西方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水稻。1740年后,稻能够成为继烟草、小麦之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第三大农作物,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豆 中国大豆走向世界时间相对稻较晚,所以时间脉络更加清晰。在汉代之前,中国南方地区尚不知大豆,所以亚洲南部地区推广大豆的时间,均是在1世纪到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间,至迟在13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大豆于1740年传入法国,进而流布欧洲,1765年被引入美国。1876年,中亚的外高加索地区开始种植大豆;1882年,大豆在阿根廷落脚开启了南美传播模式;1898年,俄国人从我国东北带走大豆种子,开始在俄国中部和北部推广;1857年,大豆被传播到非洲埃及;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则可以追溯到1877年;1879年,大豆被引种到澳大利亚。 豆腐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对食品的一大贡献,是大豆利用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我国制豆腐的技术从唐代开始外传,首先传到的国家是日本。日本人认为,制豆腐的技术是754年由鉴真和尚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所以至今他们仍将鉴真和尚奉为日本豆腐业的始祖,并称豆腐为“唐符”或“唐布”。1654年,隐元大师东渡日本,又把压制豆腐的方法传入日本。我国的豆腐技术大约在20世纪初传到欧美。1909年,西方第一个豆腐工厂在法国建立,生产豆腐、豆乳酱、豆芽菜等豆制品,豆腐被称为“二十世纪全世界之大工艺”。 除了豆腐之外,大豆丰富的副产品在世界也很有市场,豆浆、豆豉、豆酱、豆腐乳、酱油、纳豆、味噌等受到东方的认可。在西方则是以豆油(一战后,由于植物油缺乏而受到广泛关注)和豆粉(豆奶)为主。1954年,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与中国的差距愈拉愈大。目前,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中国是世界上几个比较大的大豆生产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发掘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
- 下一篇:文献与实证并重推进齐长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