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与使命:考古学的时代性
http://www.newdu.com 2024/12/12 10:12:3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明辉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和人才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分支学科体系所构成的,考古学体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中国特色考古学体系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扶植考古新兴与交叉学科 考古学学科体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从学科创新发展的角度可分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首先,传统学科升级转型。考古学基础理论(层位学、类型学)、田野考古学(调查与发掘)等传统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持续不断地为中国考古学发展服务。但相较于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也出现了知识结构老化、方法陈旧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推动这些传统学科的升级和改造。 其次,发展新兴学科。社会发展和考古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需要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体现,发展新兴学科是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任务。 最后,支持交叉学科。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不是传统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可以独立解决的,需要文理工甚至农医牧等多学科协同。面对考古的新兴领域,应对考古的新兴问题,必须鼓励、支持和培育交叉学科,为交叉学科提供发展平台。 总之,在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明显、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等综合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如古文字、金石学等)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创新考古学学科体系,要大力支持和扶植考古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考古学研究规模日益庞大 考古学学术体系包括考古学知识体系和考古学理论体系。考古学知识体系,即有关我国考古学研究体系和田野考古实践体系的知识。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考古学知识生产规模已迅速扩大,知识体系已日益庞大。 从知识生产规模来看,考古学每年产生数百部考古报告和研究专著、上千篇简报和学术论文,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显学”。但如果从知识生产的质量来看,考古学的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在数量众多的考古学成果中,绝大多数属于知识增量类、信息类成果,对考古学知识体系实质性贡献较少。十几年来,我国考古学领域重复研究问题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重复研究表现为相当多的考古学成果在论题、思路、话语、观点、方法等方面大面积雷同,创新性不强。同时,有些人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新锐作者过分注重论文数量,导致急功近利。此外,由于考古学界致力于新发现和创新成果,考古学基础研究逐渐被边缘化。 考古学理论体系,是由考古学的基础理论、考古学的核心理论、考古学方法论等构成的理论体系,是考古学研究的科学化、概念化和理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古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体系完备、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引、与中国考古学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就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考古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是“中国特色考古学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中国特殊的连续性的历史、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关系、考古理论与考古实践的结合、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的关系、考古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公共考古的发展以及中国考古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原考古 未有穷期
- 下一篇:从开封到临安:故都的追忆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