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湖兴湖废:明清以来河东“五姓湖”的开发与环境演变(3)


    三、兴废由人事:明清以来地方文献中的五姓湖开发
    如前所述,五姓湖之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因此对“五姓湖”的开发利用最早也只能从明代算起。在明清时代将近五百余年的时间里,五姓湖呈现给世人的景观不仅与今日已有差异,即便是在明清两代,也已多有不同。在此,我们可以综合地方志、官员士绅关于五姓湖的诗文、游记等资料,对明清时代五姓湖的景观加以呈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由于五姓湖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即便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地表水的丰歉也会影响到湖泊的盈缩,因此丰枯不定乃是五姓湖“与生俱来”的一个特点,并非静止不变的,诚如清代《蒲州府志》所云“冬夏积水,时有盈耗”。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讲到五姓湖的前身“张泽”时,同样也用了这八个字,其承续关系可见一斑。然而,如今论者在谈及五姓湖的消失时,却常常会预设一个前提,即认为五姓湖自形成以来就从未干涸过,五姓湖的干涸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情。田世英先生用“出人意料”四个字表达他对五姓湖快速消失的一种惊讶。事实上明清时代的五姓湖已数度出现干涸的情形,如光绪《续修临晋县志》就有“崇祯三年春不雨,至六月赤地如焚,五姓湖水涸”(27)的记载。但是五姓湖水干涸也并非常态,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后,往往还能够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明清时代的五姓湖视为一种湿地景观。
    清人对于五姓湖的历史演替记载较为周详。如乾隆十七年(1752)自宁武调任蒲州知府的官员周景柱就观察到了这一变化:
    乾隆壬申自宁武移守来蒲,以事往临晋,因得至湖所。临晋人云前时环陂皆楼阁亭馆,杂树桃李,丹绮照耀,酒帘歌筝,游者簇集,波光渺瀰,吞漾云日,烟艇往来,泛狎鸥鹜,光景良胜。今湖就涸者久,佳赏丽瞩,曩昔殊异,惜予之不及见。然漪吹练潆,犹足悦心目旷志趣。……至明年而水之涸者复生,又明年方有事涑姚之渠,遂并湖浚之。浩淼弥望,浮碧无际,湖中有堤,桥影参差,树色映掩,行人往来,俨若图画(28)。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周景柱浚湖三年之后,清代著名学者牛运震与好友胡稚威,在周景柱、永济张县令和万泉毕县令陪同下共游五姓湖,事后所撰《游五姓湖记》中亦留下了类似记载:“然湖当昔盛时,环陂皆楼阁亭馆,桃李霞绮,酒旗歌管掩映簇集。近湖之淤且涸者,百有余年,几成眢池。周侯疏涑水河并湖浚之,今之清波潆漾,弥望浩淼者,周侯力也”(29)。周景柱和牛运震对五姓湖的观察相差仅仅三年,因此二人所描述的应当是同一时期的情况,可相互印证。此外,地方志中也有类似记载可资佐证。据乾隆二十年《蒲州府志》五姓湖条目所载:“明时旧志云湖傍昔多楼台,居人环绕,每夏荷花尽发,烂若霞锦,杂以绿萍红蓼,渔人罟师水凫沙鹭,款乃间作飞浴相翔,致为胜观。其后景物尽变,惟湖光一片,数十年来水益就涸。乾隆癸酉岁秋雨既盛,复见涟澜弥潴云”(30)。此处的乾隆癸酉年为公元1753年,与周、牛二人观察时间基本相同。
    综合上述诸条史料可知,五姓湖不仅在明崇祯年间曾因气候原因干涸,而且在1753年之前又长期面临着淤浅甚至干涸的命运,史料中所谓“就涸者久”、“淤且涸者百有余年”、“数十年来水益就涸”的记载就是明证。乾隆年间,凭借周景柱的浚湖工程和充沛的雨水补给,五姓湖始恢复往日烟波浩渺,湖光山色的秀丽景观,成为官员和百姓乐往之所。因为游人众多,带动湖区经济发展,湖周“楼阁亭馆”“酒旗歌管”簇集,成为一处远近闻名的集消费、交往、娱乐于一体的休闲空间。蒲州知府周景柱高度肯定了对五姓湖的开发,他曾言道:“太守得以官政暇余,与邦人相羊其际,既以快其观娱,且得以利及民者,美是湖而为蒲人庆,尤有乐乎此也?”(31)
    五姓湖的兴盛,确实能够为当地人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对此,牛震运已经观察得非常仔细,所谓“浅有菰蒲,深有葭苇。鱼虾之产,岁千万石。湖之民攟而弋其利者,倍禾稼之入。扶老艾抱孩稚熙熙于山色湖光之中者,朝夕遍焉”(32)。其中,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嫩茎称“茭白笋”,可食用。蒲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葭苇是指初生的芦苇。这些经济作物都是五姓湖兴盛时能够为当地人带来的切身利益。“鱼虾之产,岁千万石”更是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渔业生产。周景柱对伍姓湖的渔业经济也很关注,据其调查,“癸酉之冬罛师棹入者舟数十,比甲戌已百余,今年乙亥且二百”(33)。癸酉之冬是1753年冬,渔船有数十艘;甲戌年系1754年,渔船增至百余艘;乙亥年为1755年,又猛增到二百艘,三年之间迅猛增长,反映了渔业经济的吸引力。不仅如此,随着渔业市场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盖合临晋虞乡永济三县之人,皆往焉。四方诸郡或先赋以金而后偿鱼,计其利岁可数万”(34)。
    然而,这种繁荣景象反映的只是五姓湖水兴盛时的状况。有盛就有衰,有兴必有废。湖兴之时,人们靠湖水获利。湖废之时,人们则靠湖滩获利,乾隆年间有百姓于水少时在五姓湖滩垦田,结果在水涨时引发了湖水逆泛和倒灌的灾害,据载:“孟明桥一带为蒲民壅塞种田,湖水逆泛东注于池,姚渠亦有倒灌之患。乾隆十八年知蒲州府事周公景柱禀河东道乔公光烈申请重浚”(35)。光绪三年灾荒期间,马丕瑶在永济勘灾时,也注意到了民众围垦五姓湖滩的现象,据其调查,“二月初十日,前往永、临、虞乡三县界内之五姓湖滩……查此间地土井泉虽属碱苦,从前皆生五谷,不过收成少薄。……将见桑泉境畔,天柱峰前,耕牧渔樵,耆老妇孺咸熙熙攘攘于湖光山色之中。”与乾隆年间的灾情相似,人们从湖滩周围垦辟出来的土地尽管有所收获,却在湖水泛涨时遭受重大损失,“自道光元二年天雨过大,上流涨漫五姓湖,四面滩岸一片汪洋,永济孟明桥一带下流拥塞,水无出路,良田积水渐渐浸渗,无地可种”(36)。
    受资料所限,目前笔者只能将明清时期五姓湖的开发历史延续到光绪年间。从明清时代五姓湖的这段历史来看,五姓湖总体上处于时兴时废的状态,其中五姓湖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当在乾隆十八年周景柱浚湖以后,牛震运、周景柱、乔光烈等人的游记和诗赋足以说明这一切。从五姓湖的开发历程可以看出,该湖的兴废与涑水河、姚暹渠有着至为紧密的关联。乾隆十八年周景柱浚治五姓湖的工程,可以视为涑水河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他对五姓湖的治理,就是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民国以来,由于涑水河淤塞,五姓湖亦随之出现了干涸的迹象,据民国《临晋县志》载:“五姓湖,以涑水输入汇而成湖,自涑渠淤塞,湖水久洞”(37)。
    建国前后,五姓湖依然处于一种丰枯不定的状态。1946年,因连年干枯,五姓湖干涸。1956年,湖水畅旺,水面面积曾一度达到40平方公里,水深4米。平常年份水面面积一般为20平方公里,水深1-3米。五姓湖完全消失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涑水河上游兴建吕庄、苦池等水库,加以降水量偏少及地下水大量开采等原因,五姓湖成为干涸的荒滩。之后于此建立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开垦,开垦后的滩地面积4万亩,可耕地1.5-2万亩。沧海桑田,历史名薮终成平畴。20世纪后期,晋南提黄河水灌溉,湖区内复又蓄水,并利用湖水发展水产养殖,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盛况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