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明延绥防卫体系重构陕北社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古以来,军事即被认为是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外部军事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往往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产生重大的历史性影响。明代中期国防战略的调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是役之后,明王朝基于战略格局的攻守逆转,开始进一步强化河套地区的防御部署,这给当地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明王朝建立延绥防卫体系
    位于河套地区的东胜是重要战略制高点。正统初年,部分蒙古部族进入河套,邻近的延安、绥德与庆阳等地经常受其骚扰。正统二年,镇守延绥等处都督王祯开始加强戒备,沿鄂尔多斯南缘,东起清水营(今陕西省府谷县清水镇)西至定边营(今陕西省定边县)之间的“通贼紧阔处”,布下二十五座城堡,设兵驻防。但在此时,营堡内驻军人数不多,每堡仅一二百人,主要由客兵轮班调派值守。
    “土木堡之变”后,延绥镇的军事压力陡增。巡抚延绥余子俊开始大规模修筑边墙,并在边墙内侧加筑营堡,增添兵力。余子俊修筑边墙始于成化九年(1473)三月,至第二年春夏之交完成。边墙,即今人所称长城。延绥长城大体分布在今陕西省北部的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等七县境。东北起自黄河西岸,西南达于今宁夏盐池县东界。伴随延绥长城的修筑,沿边营堡增加至三十六座,分东、中、西三路分布防御。这些营堡大多是在以往营、寨加以迁建、挪移、扩充、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成为沿长城分布的稳固边防基地。其中,榆林镇在永乐时期只称榆林寨,规模很小,也无防守军兵。正统初年扩寨为堡,成化七年闰九月,巡抚王锐在此增立榆林卫,至成化九年六月,延绥镇迁入榆林卫城,榆林遂成为延绥镇的中心。其他营堡则大部分建于成化七年至十五年之间,由余子俊督建完成,后历年略有修葺、增筑,至万历时期增至三十九座,逐渐形成以长城为防线,沿城墙分布三十余座城堡的固定防守阵线。
    军事移民改变地方文化
    延绥长城及沿线营堡的修建是一个划时代的工程,在明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时乃至后世陕北地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