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明延绥防卫体系重构陕北社会(2)


    首先,新防御体系的构建带来大量军事移民。以榆林为例,建卫之前,本地军兵为轮班调操制,固定军额很少,自建卫以后,榆林的驻军规模大幅扩充。建镇以后,改轮班调操为固定编制,各营堡都有固定的军额。万历时期,东路营堡12座,守军14496名;中路营堡11座,守军17850名;西路营堡16座,守军16693名。这些驻防军队只是各镇的主兵,尚不包括客兵在内。按照明朝兵制,这种固定驻军往往都带有眷属,属定居的军户编制,世代为兵,父死子继。榆林镇城中聚集着大量军事将领,多“素封”之家,形成军官世家。这种军事世家的聚居改变了地方社会的居民构成,进而使得榆林镇的地方文化氛围发生变化。仅从榆林城镇建筑格局来看,至民国时期,榆林老城布局规整,所建衙署、庙宇、学宫及官员府邸、富户宅居、店铺等,多仿效北京建筑风格,为砖瓦结构,四合院式建筑,在当时有“小北京城”的称誉,而且至今尚保有京师风范。
    国防体系完善交通网络
    军事防卫体系的构筑带动了大规模的地方经济开发,促进边境与内地交通体系的完善。鄂尔多斯南缘长城一线地处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产粮有限,当时这一地区不产棉花,所以军镇的军需供给悉皆赖于内地输入。这样一来,确保通向内地交通路线的畅通和安全,自然变得极其重要。自边墙修筑以后,沿边墙内侧形成通道,“商旅游行,循沟垒不受惊张之虞”,营堡的军需得到切实保障。在此基础上,一条沿榆林镇东、西两侧一直延伸到宁夏花马池的交通路线开始形成,并成为当时长城沿线营堡间最重要的军事供给线。如今,围绕榆林市的东西走向交通线仍可视为这条道路的发展与延续。
    从榆林镇南下直达西安的驿路,既是陕西布政司与边境地区联系之“政令通道”,也是向边境供给军需之“粮道”,更是边地与内地贸易往来之“商道”。这条驿路从榆林城的榆林驿出发,经归德、鱼河、镇川、碎金、银川五驿,抵达绥德州城。从绥德的青阳驿开始,南下经清涧、延川、延安、甘泉、鄜州(今富县)、中部(今黄陵县)、宜君、同官(今铜川市)、耀州(今耀县)、三原等县直抵西安。绥德至西安之间的各处驿站多建于洪武至成化之间,而由绥德北抵榆林之间的驿站则建于成化以后,且大多以军事城堡为依托。所以,榆林至西安驿道的彻底贯通,与成化年间延绥防御体系的修建有直接关联。由于陕边军镇布防的需要,促使陕西供军道路修缮完备,完成了关中与陕北交通道路的网络化,将沿边军镇与内地联为一体。时至今日,西安通往榆林的公路与铁路都是以此奠基发展而来的,道路基础与走向也基本没有改变。
    长城军镇体系的构建改变了榆林当地的居民结构,重构了当地乡土文化;地方基础设施亦赖此而得以完善,边镇与内地的交通体系形成一体,这使得边疆与内地的发展协调一致,地方经济得到深度开发,其历史影响持续至今。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整与局部地方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深刻而长久的影响发人深省。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