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史志宏著《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研究》出版(2)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清代的户部银库/3
    第一节清代户部三库的设置及其沿革/3
    第二节户部银库出纳的基本制度/5
    第二章现存户部银库黄册及银库黄册抄档/10
    第一节户部银库黄册/10
    第二节银库黄册抄档的由来及现存状况/13
    第三节本书对银库黄册抄档的利用/19
    第三章清代历朝的户部银库收入/22
    第一节京饷拨解与户部银库收入/22
    第二节康熙至道光时期的银库收入/28
    第三节咸丰、同治时期的银库收入/37
    第四节光绪时期的银库收入/43
    第四章清代历朝的银库支出与收支盈亏分析/53
    第一节康熙至道光时期的银库支出与收支盈亏/53
    第二节咸丰、同治时期的银库支出与收支盈亏/68
    第三节光绪时期的银库支出与收支盈亏/74
    第五章清代历朝的银库库存变化/83
    第一节康熙至道光时期的银库库存/83
    第二节咸、同、光时期的银库库存/89
    附录统计表格/93
    一户部银库历年大进、大出及出入盈亏统计/93
    二户部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189
    图目录
    图3-1清前期银库各级收入的年数分布/29
    图3-2雍正、乾隆时期银库收入变化/30
    图3-3嘉庆、道光时期银库收入变化/30
    图4-1乾隆三十年京师经费分类支出比例示意/56
    图4-2雍正、乾隆时期银库支出变化/58
    图4-3嘉庆、道光时期银库支出变化/58
    图5-1康熙至道光朝银库库存变化/84
    表目录
    表2-1清历朝银库黄册存世数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银库黄册抄档数对照表/14
    表2-2银库黄册抄档统计表格式/16
    表2-3银库黄册抄档各册内容/17
    表3-1雍正至道光朝有银库大进数字的年数及其占各朝总年数的比重/28
    表3-2康熙至道光朝银库收入水平分级统计/29
    表3-3清前期各朝银库岁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35
    表3-4咸丰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38
    表3-5同治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38
    表3-6咸丰朝银库银钱收入总数及其中银、钱各占比例/41
    表3-7咸丰朝银库银两收入中的实银数及其所占比重/42
    表3-8光绪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43
    表3-9光绪十一年至二十年全国岁入总数/45
    表3-10光绪十一年至二十年岁入总数修正/46
    表3-11甲午战争前银库收入占全国岁入的比重/50
    表3-12庚子前后银库收入占全国岁入的比重/51
    表4-1乾隆三十年奏销京师用额/53
    表4-2乾隆三十年京师各类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55
    表4-3雍正朝用兵准部期间银库收支盈亏及库存变化/60
    表4-4第二次金川之役期间银库收支、盈亏及库存变化/61
    表4-5鸦片战争期间银库收支及盈亏统计/64
    表4-6嘉庆、道光时期一般年份的银库收支及盈亏情况/65
    表4-7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九年银库捐输收入及其占总收入的比例/67
    表4-8咸丰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69
    表4-9咸丰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总数及其中银、钱各占比例/70
    表4-10咸丰朝银库历年实银支出及其在支出总数中的比重/70
    表4-11咸丰朝银库历年出入盈亏统计/72
    表4-12同治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73
    表4-13光绪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及盈亏统计/74
    表4-14光绪二十三年银库金银钱四柱/75
    表4-15甲午后中央专项经费实解情况/80
    表5-1康熙至道光朝标志性年份的银库库存/84
    表5-2咸丰朝银库库存/89
    表5-3光绪朝银库库存/90
    附表目录
    附表1康熙四十四年银库金银钱数目/93
    附表2康熙四十四年银库银钱出入盈亏统计/93
    附表3雍正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93
    附表4雍正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97
    附表5雍正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100
    附表6雍正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2)/100
    附表7乾隆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101
    附表8乾隆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115
    附表9乾隆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131
    附表10乾隆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2)/132
    附表11嘉庆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134
    附表12嘉庆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141
    附表13嘉庆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50
    附表14道光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151
    附表15道光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161
    附表16道光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72
    附表17咸丰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1)/172
    附表18咸丰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2)/174
    附表19咸丰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1)/176
    附表20咸丰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2)/177
    附表21咸丰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78
    附表22同治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178
    附表23同治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180
    附表24 同治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82
    附表25光绪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182
    附表26光绪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185
    附表27光绪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189
    附表28康熙六年至乾隆三十九年银库实存银数/189
    附表29雍正元年银库金银钱四柱/191
    附表30乾隆十三年银库金银钱四柱/191
    附表31乾隆十八年银库银钱四柱/192
    附表32乾隆二十年银库银钱四柱/192
    附表33乾隆二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192
    附表34乾隆二十八年银库银钱四柱/192
    附表35乾隆三十八年银库银钱四柱/193
    附表36乾隆四十年银库银钱四柱/193
    附表37乾隆四十一年银库银钱四柱/193
    附表38乾隆四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193
    附表39乾隆四十五年银库银钱四柱/193
    附表40乾隆六十年银库银钱四柱/194
    附表41嘉庆元年银库银钱四柱/194
    附表42嘉庆三年银库银钱四柱/194
    附表43嘉庆七年银库银钱四柱/194
    附表44嘉庆十年银库银钱四柱/194
    附表45嘉庆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195
    附表46嘉庆十六年银库银钱四柱/195
    附表47嘉庆二十年银库银钱四柱/195
    附表48嘉庆二十一年银库银钱四柱/195
    附表49嘉庆二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195
    附表50嘉庆二十三年银库银钱四柱/196
    附表51道光元年银库银钱四柱/196
    附表52道光二年银库银钱四柱/196
    附表53道光七年银库银钱四柱/196
    附表54道光八年银库银钱四柱/196
    附表55道光十年银库银钱四柱/197
    附表56道光十三年银库银钱四柱/197
    附表57道光十四年银库银钱四柱/197
    附表58道光二十三年银库银钱四柱/197
    附表59咸丰四年银库银钱四柱/197
    附表60咸丰六年银库银钱四柱/198
    附表61咸丰九年银库金银钱四柱/198
    附表62咸丰十一年银库金银钱四柱/198
    附表63光绪九年银库金银钱四柱/199
    附表64光绪十七年银库金银钱四柱/199
    附表65光绪二十三年银库金银钱四柱/200
    附表66光绪二十四年银库金银钱四柱/201
    附表67光绪二十五年银库金银钱四柱/202
    附表68康熙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3
    附表69雍正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4
    附表70乾隆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4
    附表71嘉庆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6
    附表72道光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7
    附表73咸丰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7
    附表74光绪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208
    史志宏,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理事。
    丛书序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绵延不绝。公元15世纪末以前,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各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是当时地球上最富裕、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6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中华古文明走向衰落,1840年以后更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然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经过全体中国人民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今天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中华民族已经不可阻挡地走在了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久的将来,定可重登世界文明之巅,重享昔日的荣光。这,将是在21世纪的人类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世界性大事。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迅猛崛起,从20世纪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不仅分析中国经济的现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讨论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而且,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经济过往的发展历程、发展水平及其在同时期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在经济史学界形成研究热潮。这其中,量化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经济体进行比较的所谓“中国历史国民账户”及其国际比较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的学术舞台上,都正在蓬勃开展,成为关注和参与者越来越多的热门课题。
    受中国经济史量化研究的国际性学术热潮的鼓舞,同时也因为深感在这场国际学术对话中来自中国本土学者的声音总体来说还不够强大和有力,从几年前开始,我们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经济史同行共同策划了这套“中国量化经济史丛书”。此项计划,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荷兰Brill出版社的热情响应和全力支持,即这套书不但要出中文版,而且还将由Brill出版英文版,向西方学界推介我们的研究成果。
    按照计划,这套丛书的每部著作都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是一部独立的学术专著;第二部分为资料附录,将作者为撰写该专著收集的主要原始数据在考订、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公布出来,以方便国际国内同行对作者的研究进行学术审校和做进一步的研究。整套丛书选题的时间范围始于宋代,止于清朝灭亡。每一朝代,又按农业、手工业、商业、国际贸易等经济的主要部门以及政府财政、工资、物价、学校教育、社会福利等项专题,分门别类进行组稿和写作,以期最终形成对宋代以后近千年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各个方面进行量化考察的系列研究成果,同时贡献一个与国际、国内同行共享的经过考订和整理的原始资料历史数据库。
    中国的经济史研究有重视计量研究的长期传统。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巫宝三研究团队完成的《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年)》一书,就是国际上最早的关于中国历史国民账户研究的力作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学者在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史研究中,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为主体,严中平教授组织和指导,不但搜集、整理并出版了一大批分门别类的宝贵的近代经济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而且,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许涤新、吴承明教授为首的一批承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任务的学者,为了写作这部三卷本的巨著,在收集定性研究资料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中国近代各个时期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产品产量、产值、贸易量、物价水平等项指标进行了量化考察和估计。沿着前辈学者开辟的道路前行,以中国学者的原创性成果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是策划、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我们期待着这项计划的最终完成。
    是为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