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李廷江主编《晚清中国社会变革与日本》出版(2)


    序言 
    李廷江《晚清中国社会变革与日本》一书,从准备的那一刻开始到今天,经历了几个春秋,几易其稿,现在终于可以付梓,呈献在读者面前了。
    今年,是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就120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而言,“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日本”是个老而新的大话题。两甲子的岁月风雨,记载了中日两国以铁血干戈为主的前60年,以及以互利互助为主的后60年的历史,也包含了在今天的东亚世界里,中日两国之间充满了不信与纠结的战略互惠的现实。
    本书探讨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以及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变革与日本的诸多事例。其中有关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4篇论文,虽然与大多文章有时间差,但是考虑到其内容与主题相关,编辑收入合为一本,会更有利于读者对今天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内在的理解。这样一来,从时间和内容上,似乎也可以说,本书讨论的既是清末时期的中日交流史,也是从清末到今天的中日关系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本书汇集的20篇论文,围绕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日本因素和影响,从政治、外交、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艺术、思想、宗教、宪法、电影、学术史和概念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其中9篇论文考察了同时代的10位中日美三国的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思想家严复、革命家何天炯、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作家周作人,日本法学家有贺长雄、日本海军情报军官八角三郎、中国问题专家内藤湖南、佛教家小栗栖香顶、画家渡边晨亩和美国商人汤普森。另外的11篇论文,有《日韩合并在华反响及其对清末宪政改革进程的影响》《日本“东亚先觉志士”与辛亥革命——以黑龙会为中心》《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顾问》《再论亚洲主义的方法》《博物馆里的辛亥革命与中日关系》《试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从与日本对比的视角》《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及其互相影响——以“民主”与“共和”为例》《介绍几本在日本出版的有关抗战期间中国战争受害者研究的专著》《日本电影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战后东亚秩序与中日关系——紧张和合作的现代史》《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与共同体理论的演变》。就时期而言,有10篇论文主要研究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6篇论文是民国初期,其余4篇聚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应该说,能够从如此多的角度抓住主题,展开讨论,这是一本跨度大,内容丰富,系统研究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日本的学术论文集。
    通读本书后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尽管每篇论文主题不同,但是20篇论文贯穿了分析日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之主题,至少涉及四个方面。首先,日本的对华政策带来中日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对此,无论是辛亥革命时期还是民国以及其后的各个时期的大量事实,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辛亥时期的日本顾问以及日本海军八角三郎有关重建中国海军的设想的时代背景,就是最好的注脚。其次,日本的对外政策一直在改变着中国外在的国际环境,持续不断地影响中国的社会革命。比如,日韩合并对中国影响极大,它不仅使本来就十分微妙的三国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更是作为改变传统东亚国际秩序与政策格局的重大事件,改变和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再次,日本社会的现实和社会思潮的变化,左右了中国各阶层对日本的理解和认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例如,辛亥革命之后杨守敬的变化和严复在民初关于权威主义和法制主义的政治思想,以及周作人与《顺天时报》的关系,应该称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最后,日本人中一部分关注中国的团体和个人,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参与中国事务,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比如,作为团体的日本“黑龙会”,以及作为个人的“东亚先觉志士”,还有法学家有贺长雄,佛教家小栗栖香顶和画家渡边晨亩等人都应该视为这类人。同样的事例,在本书中和历史上则是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