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光与影,定格在抗战最前线(4)


    
    保卫国土,保卫家乡。 沙飞摄 
    石少华是与潘汉年的内弟一起奔赴延安的,他俩携带了相机和四五十个胶卷。在延安拍摄《毛泽东与小八路》等作品后,石少华跟随抗日军政大学到了前线,后被吕正操以“两万斤小米和两百条枪”交换到冀中。此后,石少华逐渐成为中共摄影工作最为重要的组织者。边区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就与石少华开展的摄影训练班密不可分。这些摄影战士不但成为战争时期主要的战地记者,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最主要的一批新闻记者。
    据统计,当时在冀中举办的摄影训练班,“第一期仅有八名学员,第二期有十四名学员,第三期三十多名,第四期八十余名。每期半年。四期后,又在阜平县、洞子沟等地办了几期,先后共办十余期,培养摄影人员三百余人。”
    《最前线》一书罗列“抗战时期摄影者”二百十九位,这些边区摄影者战斗在最前线,“这个最前线,不单是民族危亡的最前线,也是艺术创造的最前线。这一时期,他们在战斗场景和边区生活的题材中积累经验,形成个人的风格。这也是他们艺术创作状态最为饱满的时期,他们找到了摄影的新的道路,一种情感质朴又坚定的、能唤起战士和民众的摄影。一方面是战地记录、边区新闻,一方面是革命理念所蕴含的抽象的劳动(时间和空间的呈现)、未来(想象的而非当下的)、新人(人民的意涵和人民的主体性)在视觉层面的实验和建构;他们处理的都是未见的题材,都是在没有前例中自我的创造。而这创造,除了来自艺术家的天赋和经验,也来自战斗和生活的具体要求”。作为摄影史研究学者的高初如此评价。
    记者 薛伟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