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鸦片经济——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为视域(2)


    不从陈说
    该书有些部分不从旧说,立求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提出新观点。例如,提出印度鸦片产地和中国、东南亚两个鸦片市场间形成的“鸦片三角贸易格局”概念。将“鸦片消费方法从吞食到吸食、从吸食鸦片烟到单纯吸食鸦片的变化”,视为鸦片贸易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市场购买力等,力求揭示这一格局形成和演进的动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鸦片贸易是既往研究的盲点。作者指出,战争使得鸦片价格暴跌,并导致东印度公司的鸦片收入大幅下降,然而总的销量并未因此下滑。因为,向中国输入减少的部分全部被转移至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突然放大,应归结于东南亚各国施行的鸦片销售“包税制”。在这种情况下,鸦片购买者并非鸦片消费者,而是实力雄厚的包税人,他们能够在价格低廉时大量囤积保质期长的鸦片。
    另外,该书对若干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例如,学界普遍认为,英国人是中国鸦片问题的始作俑者,且不遗余力地增加鸦片产量来拓展中国市场。这种观点所依据的是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和后来英国控制鸦片贸易的史实。书中则提出,英国人早期的主要市场是东南亚,直到18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重视中国市场。并且,1819年前英国人始终奉行“限产增利”政策,一方面减少鸦片生产,另一方面有意抬高价格。作者认为,英国人成为中国鸦片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从1819年开始,并不是过去所认为的18世纪初。再者,学界一般认为,英属印度的鸦片种植是农民被迫而为。但该书认为,农民的鸦片种植基本上是市场行为。原因在于,印度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之前,农民多自愿种植。当铁路建设逐渐推动印度农产品市场形成后,粮食种植收益明显提高,鸦片收购价格却未见增长。因此,多数印度农民对鸦片种植的积极性大幅下降。那些已经签订种植协议的农民纷纷反抗,压迫色彩至此才日渐浓郁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