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口述史出版新趋势传声历史记忆(2)


    特点2 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其中
    口述史读物以其视角的大众性,赢得了更大范围的读者群。历史自古即有“正史”与“野史”之分,不识文字者被挤出了历史,而口述史学则给了每个人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密切和现实相联系,由此产生的出版物便多了几分平民色彩。当前的出版市场,有不少口述史读物的口述者并非都是出自上层社会或名人、要人,许多是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他们也许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目击者或是参与者,但更多的时候确是过着普通生活的普通人。近年来,口述史更加深入地走人民间,学者对特定群体开展有计划的访谈,普通民众、普通家庭、特殊群体回忆往昔,甚至以自费出书形式出版的也越来越多。
    口述史出版在近些年的另一特点就是它的“平民化”。越来越多具有“传奇经历”的普通人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个体的叙述和国家命运相融合,受到读者和出版界的瞩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巨流河》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作者齐邦媛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写到台湾南端的哑口海,以一个平凡的女子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她的经历正是整个中国20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另一本较有影响力的著作则是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该书作者许燕吉是民国著名学者许地山的女儿,她的叙事更多地从个人经历出发,依据年代累进,层层展开;大人物和小人物对于各自命运顺从或抗拒的方式毕竟有别,但终究都不可避免地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相似的选题还有许多,譬如大象出版社学术分社总编辑张前进策划的《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则是一部关于东北沦陷后知识分子流亡关内的口述史,反映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社会状况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与追求。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空军抗战记忆》,作者朱力扬是旅美华人,长期爱好收集抗战史料,而且访问了许多抗战时期的飞行员。在书面史料结合亲历者口述的基础上,朱力扬通过教战、备战、开战、奋战、避战、决战、胜战、忆战八个部分,详细叙述了中国空军的抗战史,全面展现了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
    不过,即便没有上述《巨流河》、《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作者那样的传奇经历,也没有《中国空军抗战记忆》作者那样的家族背景,普通人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平民历史。譬如,商务印书馆的《杭商口述史》,这本书的叙述者包括了杭州复大纸行协理、经理,元泰布庄少掌柜,傅毛记绸厂企业主要负责人,“延寿堂”药店副经理,“春成茶栈”经理等,他们不是风云时代的弄潮儿,也不是广为人知的“大资本家”,而是介于“三小”与资本家之间的工商业者,基本属于被忽视、被失声的小人物群体。然而以小见大,在他们的回忆中亦可折射出杭州地区近现代工商业之社会变迁。再如,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乱时候,穷时候》,这本书是60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70岁开始学习写作的老奶奶姜淑梅写就的传奇之作,是一部草根小民、老百姓亲笔书写的乱穷时代的中国史,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又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我的老北京:一个平民的私人生活绘本》的作者生于民国北平欢畅大院,每天经过胡同到外面的世界:新鲜胡同、八大人胡同、西苦水井、南钓鱼台和井儿胡同、朝阳门外、东岳庙、斜街口、南小街、朝阳门市场、东四牌楼、隆福寺、弓箭大院……他以自己少时生活所及,从大院到胡同,从庙会到菜场,从地摊到游贩,展示底层市民的千姿百态生活,勾勒消逝的童年。此外还有语文出版社的《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该书记录了退休教师吴国韬16载深山执教经历,是中国20世纪60~80年代特殊时期乡村教育的缩影,展示了武陵山区一位普通民办教师的心路历程。而吴国韬本人也介绍,《雨打芭蕉》只是自己1980年以前的工作经历,他计划创作乡村教育的第二部、第三部,分别为《六角亭边》、《龙凤舞阳》。不难想见,以平民为中心的历史叙述有望成为未来出版企业的开发重点,每个人都可以写出精彩的历史。这样的平民视角的历史观也值得各界同仁的关注和推动。
    ●链接
    口述史出版回顾
    回顾上世纪50~60年代。国内史学界已经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调查和访谈。其成果多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将领和党政要人的回忆录。据统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6年,十几年间出版的回忆录约有500种,属革命回忆录性质的居多。后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还汇编了《文史资料》。它汇聚了从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口述史料,从晚清到民国重大的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珍贵资料都有收录。到了1980年代,国内史学界开始在理论与实践上和国际口述史学接轨,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现代口述史学的形成。与此同时,出现了一股回忆老革命家、叙述他们的革命功绩和曲折遭遇的热潮,涌现了一大批口述历史出版物,其中以《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为代表的一批自叙传记性质的作品影响最大。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逢到毛、周、刘、邓、陈等国家领导人的的百年诞辰,回忆他们生平业绩、思想品格的口述史读物形成热点;还有不少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他们为代表撰写的回忆录助推口述史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类似的口述作品在当前的出版市场也同样受到政治、历史爱好者的追捧。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