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中小型古籍社发展模式管窥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出版行业对古籍整理出版有过“两家半”的提法。“两家”是指中华书局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当前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半家”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特指该社的古典文学编辑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都已成为国内外影响显著的古籍类名社,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涌入古籍出版市场。如今,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的理事单位即有36家,此外还有各类非古籍专业社在从事着古籍的整理出版。正因为有许多不同背景、不同历史的出版企业的介入,也使得当前的古籍出版市场呈现出多种模式与趋势。特别是中华、上古这类的大社之外,许多中小型的古籍类出版社也纷纷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自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与规划。
    重点项目、乡邦典籍双翼发展
    许多中小型的古籍社采取了精品战略,这与当前经营压力下的品种激增不无关系。一些地方的古籍社通过适度控制规模以提高图书学术分量。古籍整理类注重文献价值,古籍研究类注重学术价值,古籍普及类注重文化传播价值。根据这个定位,这些社主要以规划重大古籍出版项目为主,争取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重点出版规划,并申请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等。
    以黄山书社为例,该社为了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做品牌,提升专业化水平,专门设立了古籍出版整理中心,这里集聚了全社60%的编辑,专攻古籍和学术出版。该社领导还亲自带队,率古籍中心编辑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频繁拜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紧跟学术潮流,密切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和成果。比如,《近世中国的西方影像》、《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唐宋乐古谱集成》都是其重点产品。另外一个方面,黄山书社则依托古籍学术出版优势,重新发现了富有文化含量的经典普及图书、特装书、礼品书等领域,并在这些市场中深耕细作,迅速使单纯的图书业务,升级拓展了收藏、馈赠、欣赏、展示等多种附加功能,开辟新的图书市场,“此类品种,我们通过机场书店、图书馆馆配等高端市场销售,做B2B,这也是黄山书社走集约化发展的举措之一”。
    相似的,通过重点出版项目带动发展的还有凤凰出版社(原名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年7月,该社成功中标《江苏历代方志全书》项目。该项目是从江苏省现存各级各类旧志中选择价值较高、品相较好的志书500种左右影印出版,总规模约500册,江苏省财政总投资约2000万元。整个项目计划在3~5年内完成。该社承担的另一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一辑)也在2014年陆续面世,该丛刊精心选取近现代中国各类士人的日记、书信、奏牍、笔记、稀见诗文集等,旨在揭示宏达的中国近现代叙事背后的历史细节,展现大变革时代个人的生活图景。例如《莫友芝日记》的出版,将与之前面世的《曾国藩日记》、《张文虎日记》、《能静居日记》一起,使人们对晚清最大的幕府——曾国藩幕府有更完整、细致的了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