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海外汉学出版热在中国


    与近些年来政经出版视角“东移”相似,海外学者研究中国学术的潮流也日趋明显。多家出版社都规划了海外汉学方面的著作。可以说,无论是中国当下的政经还是传统的文化,都得到了海外学者应有的重视,这一趋势也将为国内出版企业打开新的思路。
    这些海外汉学著作被翻译引进过来,又多以丛书的形式系列出版。其中在业内和学界较有影响力的就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王庆成、虞和平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王元化主编的“海外汉学丛书”。与此同时,中华书局策划了“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法国西域敦煌学名著译丛”、“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世界汉学论丛”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史研究译丛”、“早期中国研究丛书”、“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觉群佛学译丛”多种丛书,辽宁教育出版社则有葛兆光主编的“当代汉学家论著译丛”,花城出版社有乐黛云主编的“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有于沛为主编的“编译丛刊”,上海三联书店有季进主编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等。其他还有如商务印书馆的“海外汉学研究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瑞典东方学译丛”、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名著译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认识中国系列’丛书”等。
    上述研究辑刊、学术专著,以及对海外中国名著的策划翻译,都试图汇聚到一个方向,就是希望把握海外对于中国问题研究的脉搏、它们的学术谱系、最新发展动态、前沿领域方法、中国历史与现实走向等。就美国的中国学言,一系列的问题如“冲击-反应”论、“中国中心观”、“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新清史研究、新文化史与新社会史诸相关问题探讨、全球史观及其观照下的中国研究,都得到关注和追踪。
    海外汉学的兴起也有诸多外在原因。有些研究方向的文献,海外优于国内。例如长期以来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国外,但这并非国内学者不努力,而是绝大多数敦煌资料藏于国外,国内学者无法使用。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如明清中国基督教研究,至今最优秀的学者和最有影响的著作,大多属汉学家的而非国内学者,也因为大多数传教士的文献藏于国外。此外,则是研究方法的先进。高本汉用现代语音学的理论研究中国古代音韵,从而使这一研究走出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老路。李约瑟运用现代科技思想整理中国历史,从而开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新的学科。目前,国内文科研究中许多人采取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这同样受启于汉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面临范式转换的今天,汉学家对中国学术界在方法论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学术界对汉学研究的关注和热情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和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汉学的存在也日益揭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近二十年来,在西方的传统文科中,汉学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现在全球有近万名专业汉学家,仅美国就有三千多名职业汉学家,每年毕业的汉学博士有近千名,每年海外出版的汉学著作有几百部。当然,海外汉学家的研究水平并非整齐划一,他们中许多人的研究隔靴搔痒,文不对题。这些也要引起出版机构选书的注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