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描绘西域历史长卷 《新疆通史》项目进入收尾阶段(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2:11:31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春海 参加讨论
之所以花上7年时间,是因为研究出自新疆、敦煌等地的古藏文文书非常困难。文书本身残破,许多句子没有上下文,无法拼读,更难以准确翻译。学者表示,认真译读,仔细推敲,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目的是为了《新疆通史》有关分卷的编写,为有志于研究敦煌、新疆出土古藏文文书的学者,提供一个可供进一步研究的藏、汉对照的初译文本。 杨铭等人对古藏文文书的“发掘”是《新疆通史》项目中资料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写作《新疆通史》,国内研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设立了一些子项目进行攻关。 吴敦夫一再强调学术质量的重要性和严要求,在历次召开的会议上,都不厌其烦地向主体工程各卷主编强调质量优先的问题。2015年底,《新疆通史》正文部分的书稿将交稿。编委会将开始对书稿进行“两验三审”,将严把验收关,看书稿是否符合要求,对包括体例、内容、学术观点、学术规范、有无硬伤等做验收,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甚至有可能重写。编委会要求,验收专家对书稿不用说好话、套话,只挑毛病,提的问题越具体、越多越好。还将采取主审官制度,对可加工的书稿,由一位专家逐字逐句修改,审订、校订专家也将署名。之后,编委会将再审一遍,然后才交给专业的编辑人员审核。这一环节预计将花费两三年时间。 苗普生表示,验收环节必须严格,如果这一环节做不好,十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承担共同责任 2015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地位更加凸显。但是,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所面临形势的复杂和严峻,使学者感到自己背负的使命更为重大而光荣。 参加项目的专家希望,坚持和阐明几个基本观点:新疆统一于祖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过程中,新疆始终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各族人民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都是新疆这一方热土的主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通过原原本本地讲述新疆历史,为新疆乃至祖国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以学术研究为新疆发展和稳定,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贡献一份力量。 苗普生告诉记者,一件吐鲁番出土的文书,即能证明唐朝在高昌(今吐鲁番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表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意义不容低估。《新疆通史》项目有条件设立,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需要。当今,维护新疆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以及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维护国家统一,需要一部有关新疆历史文化的系统性著作。 全国从事新疆地方史研究的学者,基本都以各种形式参与了《新疆通史》项目。蔡美彪、陈高华、陈国灿、周伟洲等知名专家对《新疆通史》项目大力支持。一旦该项目有需要,很多学者“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工作参与其中。 “大约有340位学者参加和支持了《新疆通史》项目。大家都将为新疆、为国家做一件事看作自己的责任。这让我们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感动。”苗普生如此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春海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章太炎全集》第二辑出版
- 下一篇:商务印书馆新年亮出一批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