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历史的拐点 文明的流变——《四库全书》悲喜录(2)


    民族文化的戕害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四库全书》的编修过程又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一次巨大戕害。据载,整个编修过程共征集各类典籍12237种。朝廷以是否符合清室的皇家价值观为标准,对这些典籍进行了仔细甄别。凡被认为有可能对清王朝统治不利的,一律销毁。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包括官方数据)可知,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被销毁的各类典籍大约3000余种,6万余卷,15万册,70万部,内容涉及历代著作。这里还不包括民间迫于恐怖气氛和形势压力自行销毁的藏书。在这场文化浩劫中,大量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孤本善本秘本禁毁本等珍贵史料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包括对明代皇家档案进行了全面销毁。由于这项工程属于朝廷强行征集,所以对藏存于民间的典籍几乎是一网打尽。
    除了销毁,对民族文化伤害更深的是对古人典籍进行蓄意篡改,即对于不得不收录全书,但对其中部分章节、观点或词句感到不悦不爽的,则在抄写时直接进行删改。由于全书卷帙浩繁,篡改之处不留痕迹,所以究竟篡改了多少处,完全无法考证。鲁迅先生曾对此提出尖锐批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历史学家吴晗也曾慨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通过篡改典籍蓄意误导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实是一种令人无法宽容的历史罪过。
    基于此,后人对乾隆以弘扬文化之名行文化禁锢之实、寓禁于征的行径每每予以抨击。联系到1757年(编修《四库全书》前15年)清廷实行闭关政策,1759年颁布《防范外夷条规》,闭关政策正式成为制度,乾隆在思想文化领域先攘外后安内的圣意就昭然若揭了。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对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真实用意评价道:“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这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思想统治。”
    满清作为外族政权,对华夏民族思想文化的禁锢和专制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最高峰。所谓康乾盛世百余年,正是恶名昭彰的文字狱盛行的百余年,也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百余年。与此前历代文化浩劫相比,这次“文化裁判”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文化浩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