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忆“汉译名著”往事(4)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面世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特别是学术界、思想界和教育界。初版印数控制在3500-5000本,但很快就售罄了。以《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国进步历史学家戚美尔曼所著)一书为例,成仿吾先生的读后感是“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值得借鉴的”。各地的大学生们也是按耐不住,盼着一睹为快,纷纷来信表达喜悦与感激之情。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李黎写道:“看到你馆最近新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感到非常高兴,同学们让我代笔,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盼能传播更多现代、当代的世界学术名著。”吉林大学的张小天则表示:“闻之贵馆正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今日之激动及往日之敬佩中,我高声欢呼!”
    1982年2月6日的《人民日报》在第八版刊登了黄裳先生的一篇文章《盛况的变迁》,其中讲到上海新华书店新辟了一个文史哲书刊门市部,盛况空前,许多人在抢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者对于读者脸上流露出的那种如饥似渴的表情感到吃惊,“扎实的寻求知识的热情逐渐取代了追求刺激的畸形的好奇心。”198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又在第三版发表了专题文章,题为《放胆“拿来”世界文化》:“……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到去年年底已出版三辑,共一百五十种,荟萃几千年人类思想史上留有痕迹的作品,学术价值极高。这类出版物印数虽不大,但考虑到对我国文化界的震动性影响,考虑到十年、数十年后的‘滞后效应,,它们的价值确实是无法用一般仅几千册的印数来衡量的。”
    “出版社既出书也要出人”
    李霞(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中心副主任):
    在保证图书的质量与品质方面,作为出版方的编辑的素质与能力之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如果用周扬的话说,翻译出版一部学术名著,犹如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编辑在这一工程中,是设计师、装修工和审查员。
    商务的编辑力量在出版界是名声在外的。当年的老商务编译所汇聚并培育了许多学贯中西、有术业专攻的人才。有人将其比作“博士后流动站”,各路精英学业有成后到这里初显身手,砥砺磨练,随后蔚然成才,发扬光大。建国后的新商务,经合并、重新组建等一系列改组过程,虽然人才较之二三十年代的鼎盛时期,已没有可比性,但经陈翰伯等领导人的苦心搜罗,仍汇聚了不少胸怀学识的才俊。到改革开放之后,经年来又培养出了一批既有专业素养,又有扎实的外文功底的编辑人才。其中如顾寿观、马清槐和黄子祥等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近十几年来,更调入和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了许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担任外国名著翻译出版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