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以历史和美学守望建筑的尊严(2)


    《祖国的建筑》和《中国建筑的特征》则是姊妹篇,前文勾勒了“史”的线索,后文实现了“纲”的举要。《祖国的建筑》可谓对唐宋元明清的木构、砖石建筑做了一次“巡礼”,涉及塔、楼、桥、城、园林及陵墓等建筑门类。作者极短的篇幅蕴含着极深的沉思:如从各代斗拱大小、屋檐形态,观察王朝雄浑、纤巧审美风貌的演绎;从斗拱结构交接处,亦是审美装饰处,领会到审美形式与技术内容的合一;从中国以“重楼”形制改造外来“塔”的建制,描绘了建筑本土化与民族融合催生审美新品类。更重要的是,梁思成挖掘出建筑历史流变中的不变“原型”:砖塔、铁塔虽选用新材质,却无一例外借用沿袭了木结构“法式”。它类似于“文法”规则,形成了惯例,世代遵循。作者的敏锐眼光,无疑切中了建筑艺术深层的密码。“法式”就是历代人们乐于接受、普遍承认的“富于情感的形式”,它沉淀着整个民族的选择和情感容量。
    因此,梁思成创造性地以“法式”构建了“中国的建筑体系”的表述。他不以国别作为划分依据,而是将使用“中国法式”的所有建筑都整合在体系内,如联系性的建筑组合、轴线、木制框架、斗拱构件、屋顶出檐都是其显著风格。他并未囿于古建筑的分析,而是体现出可贵的历史视野,在历史思考中,预见未来建筑工业化的可能性。框架结构既可拆卸重装,法式也为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启发。我们不禁要问,梁先生是想实现建筑的批量生产吗?他预想的标准化会对艺术独特性有何影响?实际上,构件和法式虽是标准,但却可以通过改变比例、尺度、搭配、色彩和节奏等技巧生发无穷变化。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则彰显着梁思成“城墙卫士”的孤独坚守,以及一个城市规划者对历史、民族的使命。规划绝不是以使用功能为标准的优胜劣汰,它要权衡文化情感、历史传承和发展前景的整体利弊。梁思成强调城墙作为北京人民情感共同体的象征,“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同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
    《拙匠随笔》的成功,在于梁思成平易的姿态,不故弄玄虚;翔实的例子,答疑解惑;艺术的会通,富于情趣。这些正是大家风范:有才识,不炫技,能深入,善浅出。他以对大众讲述为首要标准,实现作文如“说话”的艺术。如果不是基于长久的实践经验和考察研究,就不可能在“小文”中完成力透纸背的建筑思索。作者对古建筑的品评鉴赏,也实现了技术结构、审美风貌和艺术分析的三位一体。可以说,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深刻理解,在于他始终将“历史的”和“美学的”标准统一起来,用深沉的历史意识与艺术观照倾诉着对建筑的敬畏尊崇与隽永之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