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难度中获得高度
http://www.newdu.com 2025/02/02 12:02:20 光明日报 党圣元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文史理论的核心特色,集中反映在一批范畴概念上。我们谈哲学史、美学史、文学思想史,都离不开对范畴概念的考究和诠释。古代文论中的范畴概念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传统文史理论的内涵特征、发展规律,揭示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特质,而且也是融贯中西古今、构建当代文论中国话语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范畴研究已然成为重要的学术生长点,一些核心范畴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则缺乏理论史观照与民族个性认知,场境意识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主观的判断测度代替古人的理论,在细节上不能深入,传统范畴的本来面目模糊甚至被屏蔽。一则着力于细节研究之际,过分强调窄而深的研究方式,反而见木不见林,缺少从整体性理解关照古代文化、文论的通观意识。 当然,除时代、方法、学力等主客观原因外,个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范畴研究一向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欲挂一虽非必漏万,但难以整全圆融是其常态。由此而言,这种研究特质对学者的综合知识、能力及方法论意识要求很高。就以上所言而论,赵树功教授的《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可以称之为经得起严格推敲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力作。关于文才的研究,可以说具有相当的学术难度,作者《后记》中自言“才本身的天人体用综合性质,其与性、气、情等等范畴关系的辨析,才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运作机制,人力与天赋互动的逻辑”等等时时令其陷入苦思冥想,其间的笼统性、多义统一性、重合而又彼此有所偏诣等特性恰是这种难度的真实写照。 “才”是古代文史领域的重要范畴,在道、气、文的大框架下,才从哲学进入文论领域,成为极其重要的主体素养范畴,其强大的化生能力构建出以之为基础的一系列涵盖创作、鉴赏与文机涵养等多个领域的范畴群落,并在与其他范畴的互动中,综合平衡地影响、制约着中国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品格。对于这一重要范畴,此前学界虽有关注,但相对于文才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艺审美领域的巨大影响而言,仍显得零散、薄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一部新颖珍贵的历史记录
- 下一篇:党费:“红色账本”中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