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高文彬:从虹口弄堂出发参加东京审判


    退休后,高文彬又住回了虹口区东长治路,离幼时所住的宝华里不远。他在那里庆祝过抗战胜利,也从那里出发去参加东京审判。
    1945年春天,23岁的高文彬在课余,和三五好友相约去武昌路吃饭。
    饭店里,邻桌一位通相术的吃客,兴致勃勃为这几个大学生预言了未来。轮到高文彬时,指他说:你的一生不会发财,人生会有波折,“不过眼下,你即将远行。”
    没有根据的说辞,竟有了惊人的巧合。是年7月,高文彬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毕业,经老师举荐通过中国代表团派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首席检察官向哲濬的面试。在随后的1946年至1948年,高文彬远赴日本东京,先后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处翻译官、向哲濬的秘书等职,全程参加审判日本甲级战犯工作。
    坐在虹口区的家中,现今95岁的高文彬想到72年前的那顿饭,笑谈“后来的一切,还真被那个吃客说中了”。
    生命的轨迹,绕着虹口转了一圈
    在度过大半个世纪后,高文彬的生活轨迹依旧还在虹口区。
    他曾求学的课堂,他曾吃饭的场所,都在虹口区,而绕了大半辈子后,他幼时生活过的宝华里和如今他栖居的公寓,又都位于虹口区东长治路上,且相距不远。犹如转了一个圈,一切又回到原点。
    地方志显示:东长治路位于虹口区境南部,长1551米,宽18米到24米。其存在的历史要比人们想象得更为久远。早在1860年,东长治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成为熙华德路(长治路)向东的延伸线,因此命名东熙华德路(EastSewardRoad)。两条路均得名于当时美国驻沪领事之名。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租界,更名为东长治路,得名于山西省长治。
    东长治路早期通行有轨电车,交通便利,店铺众多,商业渐趋繁荣。在上个世纪初,沿路就已经设有银楼、茶楼、浴室、酱园、药铺、炒货店等,成为沪东重要商业群。1940年前后,居住在虹口的日侨曾在该路开设野村产业、西长洋行等行号和商店25家。上海解放前夕,沿路有商店110家,其中百货24家、服装6家、南货果品4家、饮食6家、烟糖杂货38家、中西药5家、五金17家、洗染2家、粮店2家、酱园2家、旅社4家。另有各类小店200余家,情景颇为繁荣。
    东长治路两边,曾有一大批兴建于上个世纪初的住宅。高文彬曾居住于东长治路573弄的宝华里,这是一批修建于1929年的砖木三层旧式里弄,高文彬的父母带着四名子女一起居住在宝华里。高文彬的父亲是一名颇有名望的中医,对子女的管束颇严,但对身边人却向来宽厚,高文彬记得,凡是为邻里看病,父亲从不收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