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高文彬:从虹口弄堂出发参加东京审判(4)


    搜查证据,不让杀人魔鬼逍遥法外
    在向哲濬的团队中,高文彬每天参加庭审,做好翻译和庭审记录签收及汇编工作,并负责收集整理日军侵华证据,将证词翻译成英文。
    高文彬看到,在一张1937年的东京《日日新闻》报纸上,刊登着日本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并肩而站、以军刀拄地的一张照片。在从淞沪战场向南京进攻途中,这两名军官开展了“百人斩杀人竞赛”——这是一场令人发指的,以砍掉中国人头颅数量为计算方式的竞赛。最终,向井以杀死106人“获胜”,而野田毅杀死105人“告败”,究其失败原因,仅仅是因为杀人杀到军刀“刀刃卷边”。
    看到这份材料后,高文彬立即将报纸复制3份,一份留在检察处办公室,另两份通过倪征燠寄给南京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最终,盟军在两人的家乡日本崎玉县发现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此时,昔日的杀人狂魔已隐姓埋名多时,被抓捕时,是在街边设摊的普通小贩,几乎已经顺利回复了正常生活。在被押解到南京接受审判时,两人一度拒不认罪,但最终,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两人被判处死刑,被押到南京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
    东京审判结束后,向哲浚带回两整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庭审记录,这其中亦凝结高文彬的心血。退休前,高文彬是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教授,并参与翻译了《英美法大词典》。他又住回了虹口区东长治路,离幼时所住的宝华里不远,他在那里庆祝过抗战胜利,也从那里出发去参加东京审判。
    解放日报记者沈轶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