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学者对话】陈悦:北洋舰队刚成军时实力算“亚洲第一”(2)


    专访
    大清王朝为何要打造一支北洋舰队?为何是从国外买,而不是自己国家建造?除了军事方面的影响外,这支北洋舰队还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甲午战争史、近代海军史研究专家陈悦先生进行了对话。
    记者:大清王朝为何想到要打造北洋舰队?
    陈悦:透过大清朝的购船历程,可发现每一次购船,都跟外患有关系。购买蚊子船,是因为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购买“扬威”、“超勇”巡洋舰,跟日本并吞琉球有关系。后来购买“致远”、“靖远”等四艘巡洋舰,又是受中法之战失败的刺激,当时台湾海峡已经失防了。可以说,大清王朝之所以打造北洋舰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为何大清王朝选择对外购买舰队,而不是自己制造?1866年就建立的福建船政局也具备了一定的造船能力,左宗棠当时就建议自己造船。
    陈悦:首先造军舰需要一点一点摸索,但当时外患迫在眉睫,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大清王朝了,必须在短时间内压制住威胁。其次,自己造的船质量不一定好,成本反而会比向外国购船更高。因为当时国内的工业科技落后,配套产业不齐全。如果自造,很多零件、甚至船的肋骨都得从国外订购。当过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到死一直在要求清廷向外国购买铁甲船。这是真正懂船的人,他都支持向国外买船。
    记者:当时好像还有像彭玉麟这样出身湘军水师的人,不支持购买铁甲船这样的大船,认为应该自造小轮船,与沿江炮台相辅而行。
    陈悦:这些出身传统水师的人,并不了解现代海军的概念。他们的意见比较保守,觉得买铁甲船,不如造一些内河钢板炮船。他们的观点不值一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