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一世:横征暴敛的“坏国王”为何备受爱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01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亨利二世死后,其子理查二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但他显然不是一位好国王,爱好征战的他耗尽了国库后,对国民横征暴敛,甚至卖官鬻爵。而他的弟弟无地王约翰就更是让他的子民饱受折磨,于是就有了《大宪章》。理查一世和无地王约翰,两位“坏国王”在英国历史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爱江山爱征战:横征暴敛的勇士 理查一世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亨利二世的第三子,两个哥哥离世较早,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因为自幼经过严格的骑士训练,雄武过人,他得了个“狮心王”的绰号。理查家族的领地包括了法国的一部分,即位前他就生活在这里,对英国了解很少,甚至有记载称他不懂英语。即位后仅在英国住了几个月,他便开赴巴勒斯坦,投身到了十字军东征中。不爱江山爱征战,用以形容这位国王,大抵合适。 自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东征以来,十字军曾占领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基督教王国。1187年穆斯林世界的著名军事统帅萨拉丁攻陷了耶路撒冷,此事震惊了西方世界——这不亚于两百多年后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时带来的震惊。西欧骑士秣马厉兵,准备为收复圣城而战。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拉开帷幕。 理查一世是参与此次东征的三个著名君主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但“红胡子”出师未捷,便在途中坠河溺死;腓力二世志不在征伐,参战不久即回国。理查一世便成了此次东征的灵魂人物。 理查为何要参加十字军东征?人们往往认为这缘于他勇武峻烈、渴望荣誉的骑士精神。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其出于“赎罪”的宗教因素。理查未即位时,曾数次反叛父亲亨利二世,并勾结法国国王将父亲击败,逼迫其签订不利条约。盟约受辱、亲情背离,其父含恨而死。据记载,理查拜谒其父遗体时,见到血从遗体口鼻中流出,悲恸不已,深为自己的不孝而懊悔,渴望参与十字军战争来实现灵魂的救赎。 理查一世为了筹措巨额的战争资金,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向富人强行借款,大肆征收“萨拉丁什一税”,苛捐杂税遍及全国,富裕的犹太人饱受冲击与劫掠。大法官、郡长这些职位一律可卖,例如达勒姆主教以一千马克买得了全国大法官一职。皇家的庄园城堡亦无不可卖,他曾戏言,“如有适宜之买主,卖掉伦敦吾亦所不惜”。金钱也成为违法犯罪者得以脱罪的护符,当时有法官因履职不善而被控诉,缴纳巨资一万五千英镑后即重获开释。凡曾承诺加入十字军者,或因兵凶战危而反悔的,只要交钱,理查一世就允许他们解除誓约。达勒姆主教就是以缴纳金钱解除了自己的十字军誓约。可以说,理查一世对英国各阶层的盘剥,不见得比弟弟约翰王少。 但在巴勒斯坦战场上,理查极其骁勇。据记载,他红发红袍,手持巨剑,纵横驰奔,宛若战神,不仅英勇雄武,长于戎略,而且善于把握战机。在他的参与下,十字军取得了不少战果,先后占领阿克、雅法等军事重镇。 此次东征中,十字军和萨拉丁之间最激烈的会战爆发在阿苏夫。为了打好这一仗,萨拉丁大军倾巢而出,欲将十字军一举歼灭。而理查一方的部队,在萨拉丁大军的不断袭扰中,始终保持良好阵型,并等待最佳战机。交战中,理查横槊立马,纵横军中,勇不可当,十字军军心大振。最后,在欧洲重装骑士的打击下,萨拉丁大败。此役萨拉丁损失惨重,只得将主力撤回,坚壁清野,拆掉沿途堡垒,固守耶路撒冷。 这种情况下,理查想要克城,倒也不易。十字军身处异域,离家千里,征战数年,算得上师老兵疲。而且这支大军来自欧洲各地,指挥不一,时有意见分歧,不少领主甚至调转马头返回了欧洲。法国国王、奥地利公爵先后回国,勃艮第公爵则拒绝再战。理查深感兵微将少、孤掌难鸣,就算他强攻下耶路撒冷也无兵固守,便有了议和之心。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理查得到消息,弟弟约翰勾结法国国王,正阴谋篡夺王位,这更使他无心再战。萨拉丁的大军连日苦战,也感到筋疲力尽。于是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协议最重要的条款是:萨拉丁一方占有耶路撒冷,但必须保证基督教教徒自由进入耶路撒冷朝圣的权利。 东征没有完成目标,但理查的英勇让他获得了荣耀与威名。他决定取道海路返回,却遇到了更大的艰险。 树敌太多,狮王勇士成阶下囚 回程中,理查取道亚得里亚海,不幸在阿奎利亚附近遭遇了海难,船只被毁。理查只得走陆路。但在欧洲,他有三大仇敌。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他和理查之间称得上有新仇旧恨。金雀花王朝有很大一块领土是法国的,腓力对此耿耿于怀。理查曾与腓力的姐姐艾莉丝公主有过婚约,凭借这个婚约理查获得了土地,但他一直不愿意迎娶公主,并毁约另娶。理查还表示,毁约的原因在于艾莉丝个人作风不好,乱搞男女关系。毁婚约一事,自然令腓力气愤非常。另外,理查曾在法国受封并领有土地,严格地说,他是法王的封臣,但在东征过程中,理查甚为倨傲,腓力怀恨在心。 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他与理查之间曾发生过“毁旗之辱”。当十字军攻克了军事重镇阿克,同为十字军统帅的奥地利公爵将旗帜竖在了城头。理查认为奥地利公爵的功勋不足以升旗,竟下令将公爵的旗帜拔下来扔进水沟。此事险些造成十字军的内讧。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与理查之间的争端则纯粹因为西西里问题。西西里国王突然逝世,没有子嗣,他的合法继承人是姑姑康斯坦丝,而这位姑姑早就嫁给了“红胡子”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如果由姑姑继承领土,等于西西里要成为亨利六世的地盘。本地贵族反对亨利这个外人染指此地。而康斯坦丝有个弟弟坦克雷德,是私生子,本来没有继承权,但他利用这个机会取得了贵族的支持,成功篡取王位。 问题是,理查一世的妹妹琼正是刚刚去世的西西里国王的遗孀,而琼竟被篡位者坦克雷德拘禁了。于是英格兰介入其中,经过漫长的争执、协商,坦克雷德和理查一世签署了协议:坦克雷德释放理查的妹妹,并给予应得之遗产;理查则承认坦克雷德为西西里的合法国王;双方联姻。支持坦克雷德,无疑得罪了亨利六世。 走陆路,必须经过仇敌的领地,理查只能选择乔装而行,然而在奥地利,他还是被人认出。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将其擒获,以报当日毁旗之辱。后来,理查又被转交到亨利六世之手。亨利六世罗织了多项罪名,将其投入地牢,其中最严重的两项罪名是:谋杀耶路撒冷国王、通敌萨拉丁。 但事实上,这都并非是有力的指控。 先说“谋杀耶路撒冷国王”一事的来龙去脉。如前所述,在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时,基督徒以圣城为中心,曾建立了一个耶路撒冷王国。后来耶路撒冷虽然被攻克,但国王——吕西尼昂的居伊仍在。居伊之所以能成为国王,是因为他娶了王朝的女继承人西比拉,夫以妻贵,坐上了王位。但很不幸,这位女继承人刚巧去世了,而居伊丧师辱国、威望很低,他的王位坐得很不稳。 另外有一位苏尔侯爵康拉德,在与萨拉丁浴血奋战中名望颇高,他觊觎耶路撒冷国王这个位子。于是,他找到了另一位有继承权的人:居伊的小姨子——西比拉的妹妹——伊莎贝拉。康拉德不顾自己已有老婆,伊莎贝拉已有老公,开始疯狂追求,最终他娶到了王族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作为继承人的配偶,他提出自己应该成为耶路撒冷国王。 居伊当国王是既成事实,但康拉德迎娶了具有王族血缘的女继承人,想夺取王位也有一定道理。双方各执一词,在王位面前不愿让步。基督教世界的各大君主意见不同,纷纷站队,理查一世、比萨人、医院骑士团支持居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国国王、热那亚人、圣殿骑士团支持康拉德。最后理查让步,同意康拉德称王,并要求居伊让出王位,作为补偿,理查把自己在东征途中顺便征服的塞浦路斯岛给予居伊,让他建国。尽管理查一世最后支持了康拉德,但他此前支持居伊,曾和康拉德发生过激烈争吵,甚至相互威胁、侮辱,欧洲舆论还是把他视为康拉德的仇敌。 康拉德好不容易取得王位,却得罪了著名刺客组织的头领“山中老人”,“山中老人”派出刺客将其刺死。这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很多人猜测,是理查勾结刺客,杀死了康拉德。 谋杀耶路撒冷国王,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指控理查一世的重要罪名。至于通敌的罪名则是不成立的,不过理查在与萨拉丁交往的过程中,确实提出过和亲停战、共治耶路撒冷等有“通敌”嫌疑的建议。在停战会谈中,理查还册封萨拉丁的侄儿为骑士,萨拉丁也曾赠骏马给理查。有研究者认为,这都是双方的缓兵之计,但也确实给人留下了“通敌”的口实。 理查的母亲埃莉诺王太后为此奔走斡旋,教皇与德意志诸侯也均对亨利六世的做法提出异议,最后,亨利提出索取十五万马克的赎金,即放出理查。这相当于三十万英镑,远远超出了当时英格兰的财政能力。宗主钱不够,只能封臣凑。英格兰臣民再次解囊,全国普通骑士每人均摊二十先令,教士捐出岁入的十分之一,贵族、主教捐出岁入的四分之一。倾全国之力,勉强凑齐了定金,理查重获自由。他回到英格兰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他弟弟约翰的叛乱,早就因贵族的一致反对而失败。 狮心王为何反而受爱戴 理查回到英国仅短短数月,便率军返回欧洲大陆,重燃战火,这次的对手是宿敌腓力二世。双方打打停停,始终奈何不了对方。 其间,理查的一个封臣意外发现了一笔财宝,他将一部分献给了理查,然而理查却向其索要全部财宝,封臣不从,理查竟兴兵问罪,将其围困在一个小城堡里。临城勘察时,被守理查军弓箭射伤,伤口恶化,竟不治而死。 理查一世治下的英格兰,政治经济状况都极为恶劣,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国王”。可他为什么仍受爱戴? 首先,理查的赫赫武功掩盖了他“坏国王”的形象。理查一生东征西伐,战功盖世,他面对强大的东方征服者毫无逊色,更在阿苏夫会战中大败萨拉丁。而十字军的宗教性质,又给他的功勋赋予一种“为信仰而战”的神圣性,使他成为时代无可争议的英雄。在这样的荣耀里,“坏国王”的形象早已被人淡忘。 撇开宗教与战争赋予他的荣耀,理查的个人品德也更加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想象。理查虽然暴躁霸道,但他慷慨大度,光明磊落,是一位合格的骑士。反观其弟约翰王,反复无常,擅用阴谋诡计,即位的合法性本就存在争议,还涉嫌杀死了另一位有继承权的侄儿亚瑟。贵族对其人品极其反感。约翰王对封臣的剥削,更违反了封建惯例,超出了贵族忍受的底线。 另外,理查在位十年,只到过英格兰两次,两次加起来的时间不到半年,其他时间要么在征战,要么被拘禁。因不曾亲理国务,所以在臣民眼里,暴政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伟大象征。 就这样,一对亲兄弟,两位“坏国王”,一位声威赫赫,令名至今传扬;一位却臭名昭著,成就了八百年前的大宪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