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书香满常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7:11:49 光明日报 苏雁 参加讨论
常熟市文艺社团交流展演。资料照片 7月,江苏常熟籍学生席行珺从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毕业。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跟随虞山派古琴当代传人朱晞研习古琴。如今她正规划在苏州或者常熟开设一家古琴馆,让更多想学古琴的人体会到“古音正宗”的奥妙和乐趣。 常熟,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曾孕育了8位状元、485位进士,走出了24位两院院士。如今,很多席行珺这样的非遗传承新人,与这座古城产生了如此密切而内在的联系。 从苏州调任常熟工作已经6年多,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的身心早已浸润在这座江南古城里:“常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诞生了虞山流派的众多文化门类,历代文人雅士留下无数佳作。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我们凝练出了谦逊、勤勉,典雅、精致的独特城市精神气质。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做了大量的创新传承和弘扬,使这座1700多年的古城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古琴名曲 旧韵新声 常熟市南赵弄10号,明代藏书楼脉望馆所在地,2004年起虞山派古琴艺术馆常设在这里。10多年来,脉望馆见证了“古琴打谱会”等古琴保护传承的里程碑事件,也目睹了古琴从“成功申遗”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盛况。 早在2001年,“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在虞山琴派的故里常熟举行,共有46位琴家、琴人参与了打谱,打谱的曲目有《离骚》《关雎》《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29首古琴名曲。参与组织并亲历了整个活动的中国古琴学会会长朱晞告诉记者:“在这次打谱大会上,还为李禹贤、刘正春、吴文光等名家每人录了一段古琴弹奏的视频,打谱会后,一些名家相继离世,这是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 古琴界评价这次大会“盛况空前”“成绩斐然”,为2003年古琴成功入选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朱晞理解,古琴保护需要“养”,只讲究演奏技巧,不能感悟古琴独特的艺术空间感和诗意感,是没有办法弹奏出“灵魂之曲”的,只能是“千曲一面”。因此,弹奏古琴需要结合棋、书、画的学习和参悟共同进行。 “让古琴尽量回归到它原来的文化空间和情境之中,这是常熟古琴保护模式与别处不同的地方。”朱晞告诉记者,历史上,虞山文化流派十分兴盛,虞山诗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等无不在当时的文坛独领风骚。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多年来,朱晞师从名家,能书善画并喜作旧体诗词,古琴界评价朱晞的琴声是“兴之所至,娓娓道来”。 除了传授演奏技法,朱晞还强调“个人修养不同,呈现的韵味各不相同”。20世纪90年代,他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少儿古琴社——虞山少儿古琴社,建立起古琴三级传承网络。今天,他的10多位弟子已从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古琴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走上了古琴传承之路。而在这座江南小城里,有超过3000人常年学习古琴,不少“铁杆粉丝”已届耄耋之年。 书香古里 人杰地灵 据历史记载,常熟共有藏书楼600多个。其中,在距常熟市区5公里的古里镇,有被誉为“清代四大藏书楼之首”的瞿氏铁琴铜剑楼。 在这座楼里,瞿绍基家族五代藏书,直至民国时期,所藏珍本、善本书籍共有10多万册。古人藏书楼向有“束之高阁,秘不示人”之成规,瞿氏却不把私家藏书看作私有财产,而是公开其藏书,供远近的读书人浏览、校勘、转抄。 “我们镇上的老一辈,有些文化水平不高,但写一手漂亮小楷。”古里镇文化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铁琴铜剑楼聘请了周边的农户抄书、刻书,农户营生之余习得了一手好字。潜移默化中,周边百姓藏书、读书的氛围也十分浓厚。 在深入研究古代藏书楼历史价值的同时,常熟完成了铁琴铜剑楼纪念馆、脉望馆、爱日精庐等一批私家藏书楼的修建或改扩建工程。2014年,“书香古里”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藏书楼的建设,为传承发展常熟藏书文化、建设“书香城市”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在这座古老的县城里,有44位国家级书法家协会会员、12位摄影家协会会员。 尽管市政府每年用于古琴保护的资金不下四五百万元,市镇两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修缮铁琴铜剑楼,虞山派古琴艺术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事业单位编制的专业琴馆。常熟市市长王飏直言:“政府掏钱做的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挖掘城市灵魂的‘内在修为’。” 近年来,常熟出台了古琴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保护规划等规章。白茆山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熟评弹团三次获曲艺“牡丹奖”,被作为中国曲艺界的“常熟现象”加以研究。2007年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将“国字号”的“中国古琴艺术节”常设在常熟,至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 雅俗共赏 文化兴城 “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么多‘雅文化’,在保护好的同时,能不能转化为引领百姓精神生活的动力?”王飏给常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志嘉出了个课题。“要想得到百姓认可,必须让群众文化馆在基层‘立牢脚头’。”潘志嘉认为。 投资3.1亿元,建起了面积2.1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这个常熟市2011年惠民实事工程2013年起就正式启用了。这为常熟打造“城市十五分钟”“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切实的载体和市级的辐射点。 酷暑烈日,挡不住票友们赶往艺术中心排练厅学习戏曲的热情。“周一至周五,政府出资的戏曲公益培训天天开课。锡剧、越剧、京剧、沪剧、评弹,常熟人最爱的五大剧种,大家可以在网上自选报名。”退休后前来学唱锡剧的邹女士告诉记者。 在远离中心城镇的乡村,乐事儿也不少。借着“文化下乡”的“东风”,常熟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常熟市锡剧团每年要送100多场到田间地头。“‘点菜看戏’是两三年前我们的改革重点。”常熟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陆建兵告诉记者,文艺中心的专业剧团有个节目资源库,演出前半个月,中心会派人去村里送节目单,文化站和村民代表可以选择想看的剧目。 “送”文化也是“种”文化。今天的常熟,活跃在城乡舞台上的业余文化团队有近3000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格萨尔文化保护获赞
- 下一篇:青海藏区大跨步进入电子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