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正在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春天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02 江西日报-第B03版:文艺评 newdu 参加讨论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戏曲界为之欢欣鼓舞。在一片“戏曲春天来到了”的欢呼声中,我们邀请了两位专家,来谈谈戏曲的文化价值,戏曲的市场、未来以及—— 嘉 宾: 任永新 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剧作家 卢 川 江西省文化厅艺术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李滇敏 戏曲保持了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中华文化个性,沉淀了最多的历史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文化的符号 主持人: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我们国家对戏曲的重视可见一斑。请问,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戏曲艺术的文化价值? 任永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其他艺术门类,如书法等相比,戏曲是属于民众的。他们的社会理想、人生价值、审美趣味以及各种社会风尚都反映在戏曲里面。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其实在古代,“不看戏也难成人”。戏曲是塑造民族性格、民族心灵的培养基。无论是站在思想学术高端的文化巨匠,还是市井中最卑微的百姓,都共同被戏曲滋养。在戏曲的繁盛时期,这种滋养超过了任何艺术门类。 戏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比如赣南采茶戏,自乾隆以后,历代王朝,曾多次下令禁演,却越禁越盛。为什么?因为,戏曲是中国人超脱尘俗的、艺术的生存方式。 正因为戏曲有着这样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所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花大力气支持戏曲的传承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 卢 川:自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尤其是当下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价值体系的强烈冲击。我们在肯定这种冲击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坚定地站稳脚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体系是必须要保留的,我们的文化价值主体地位、我们的审美价值体系是不能轻易丢掉的。 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是,在文化艺术领域,西方的各种思想理论、各种话语体系无孔不入,音乐、美术、文学、诗歌、电影、电视等等,无不受其影响。有一些人,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并无几分认识和认同,却喜欢操着半生不熟的洋腔洋调,对自己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肆意切割评点,热衷于干文化“转基因”的事,嗜好“转基因文化”。唯有戏曲,因其强烈的艺术个性、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鲜明的艺术表现,“抗干扰能力”较强,使得它在一片全球化、西方化的语境中,还能较好地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因此,从建设我们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审美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戏曲,无疑是一个非常丰厚的资源库。 我这么说,可能会被人理解为狭隘、封闭,但是我认为,在构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审美价值体系的过程当中,采取一种适度保守的态度,是审慎的、明智的,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 任永新:我们经常谈捍卫中华文化主权,我以为,发展、振兴地方戏曲,其实是捍卫中华文化主权的一个具体举措。因为戏曲最能代表中华文化,最少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它保持了最独特的中华文化个性,沉淀了最多的历史文化基因,它是最中国化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符号。 主持人:其实,早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就签发过《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仔细体会相隔64年的两份重要文件,我们会发现国家层面对戏曲政策的核心概念,由“改革”转变为“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请解读一下其中的深意。 任永新:这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不同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戏曲是一个非常普众的艺术形式,为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为巩固新生政权服务,戏曲的自身“净化”就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要革除一些与时代前进、社会进步不相融的、落后的、愚昧的东西,譬如迷信、色情、暴力等低俗的内容。 到今天,因为各种原因,戏曲的生存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众减少、演出减少,生存状况堪忧,一些剧种在迅速消亡……我们要去“抢救”它,所以保护、传承就显得至关重要。 卢 川:在时隔64年后的今天,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走上了正本清源的路子。明确指出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我理解为“没有保护、传承,就没有发展”。而且这个政策很清晰明确,大到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细到税收、用地、养老都有规定,从创作、表演、人才培养、市场扶持、交流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它必将对戏曲产生巨大影响。 主持人:其实,围绕着戏曲传承与创新的争论这些年一直不绝于耳,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二者的关系?传承之于戏曲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任永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老话题,其实,一部戏曲的发展史,既是戏曲的继承史,也是戏曲的创新史,传承与创新是发展过程中相生相伴的两个方面。每一种传承其实都是包含了创新的。比如,采茶戏从采茶女哼唱的歌谣发展成一个剧种,其中,有继承,也必缺不了创新。再比如京剧梅派,众多的弟子在学,但即便学得再像,也不可能做到一样,每个演员都会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有所取舍,有所突出或收敛,这就是创新。所以说,传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 中国戏曲发展进程中,从没有停止过创新。但现在的问题是把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抛弃了。抛弃中国传统的美学价值体系,用西方的美学体系来改造戏曲,那不叫创新,叫肢解。 我们省的老一辈戏曲艺术家魏小妹、潘凤霞等人,她们在大量的积累、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或许,在那个年代,她们并没有主动创新的意识,但是,有了老祖宗那么多东西作底,她就自然会去寻求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向。 卢 川:继承和创新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割裂。戏曲的继承当然是对传统的继承,戏曲的创新必定是立足于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的要义在积极主动、孜孜以求,创新则萌生于自发自为、妙手偶得。 站在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和审美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层面来考量,任何一种自断经络、自断文脉的做法,都不可取。我反对为创新而创新,反对不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路去照搬、照用外来文化观念和审美标准的创新。事实上,这种“创新”对戏曲带来的伤害,这些年表现得已经让人非常痛心——很多戏越来越不像戏了,不仅没有争取到新观众,还把戏曲老观众丢失了。这种创新,对地方戏曲造成的伤害,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观造成的伤害,是令人担忧的。 要把国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接续上 主持人:有专家认为,现在戏曲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是:普通观众与戏曲之间原有的情感纽带已经断裂,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任永新: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接续观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这是根本。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情感,才能培养起对戏曲的情感,因为戏曲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 我们一度非常强调戏曲要适应观众、适应市场,但是采取的一些做法可以说南辕北辙:不是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拿给观众看,慢慢地陶冶观众、征服观众,而是盲目地加入摇滚、话剧、影视等表现形式,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历史文化责任感扭曲的一种表现。 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逐渐有了认同感,人们对戏曲的情感纽带会慢慢地培养起来。现在有许多年轻观众开始接触戏曲,有的甚至“痴迷”。无论是真痴迷,还是赶时髦,我认为都是好事。很多时候,赶时髦慢慢就变成了真喜欢,人人都能哼两句戏,那就好办了。 艺术无需担心灭亡。戏曲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繁盛,但至少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消亡。因为艺术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形态的替代,当年电视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预言电影会灭亡,但直到现在,电影还迎来了它的繁盛期;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人们预言电视会消亡,但很多年过去了,电视“活得”很好。 卢 川:人的天性当中是有娱乐性的,但这种娱乐性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满足,则是后天“习得”的。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涂玲慧主演的赣剧折子戏《送饭斩娥》(《窦娥冤》片段),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非常幸运,在少年时代,这出好戏给我留下了一个关于戏曲之美的样式,这就是一个好的后天“习得”。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到戏曲进校园,这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把那些真正经典的戏曲送到校园去,让年轻观众知道戏曲有多美、美在哪里,从而“习得”一种欣赏戏曲之美的能力。反过来说,拿一些粗制滥造的剧目去糊弄年轻观众,直接把人家的“胃口”搞坏了,以后谁还看你的戏?要让普通观众和戏曲的情感纽带联接得紧密、牢固,关键要看戏的质量——好戏,大家都爱看,都看得懂…… 主持人:前不久举办的江西省文艺评论骨干高研班上,有评论家问,城市里哪里能看到戏曲,这的确是个问题,在我们感觉中,戏曲已经成了乡村的艺术,但是,戏曲只有乡村市场就够了吗? 卢川:戏曲是生于民间的,但它绝不是只能在乡间祠堂里演出。目前戏曲市场的确大多集中在乡村,但回顾历史,戏曲繁盛的元明清,尤其是晚清时期,城市消费是主体。当戏曲成为城市市民的主要娱乐消费方式,我们会把它理解为戏曲的繁盛时期。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天,很显然戏曲还不够繁盛。 随着城镇化发展,戏曲应该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的文化消费中占有一块份额。现在很多城市都建起了豪华的大剧院,甚至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来打造,但大多离戏曲消费群体比较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观众的消费热情。清朝、民国的时候,北京胡同里的戏园子、家门口的茶楼里都有戏曲演出,大多不是“高大上”的剧场,但是场地密度很大,距离百姓很近。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在城市文化布局上,有专家提出建设15-20分钟戏曲文化消费圈,我深以为然。 南昌市区目前演出戏曲的场所屈指可数:八一大道的艺术剧院、子固路省话剧团的经典剧场、高新大道的艺术中心、民德路的南昌剧场,其中艺术剧院现在只演歌舞,南昌剧场演出也不多,观众“习得”的途径非常有限。如果我们在闹市区、居民区,恢复一些能够演戏的场所,无需豪华高档,真正还原戏曲艺术的民间性、草根性。这些不起眼的小剧场,就像从前的勾栏瓦肆,或许就能承载戏曲文化传播的重任也未可知。 任永新:怎么在城市中找到戏曲的立身之地,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戏曲人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每况愈下。可喜的是,最近有所好转。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习总书记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坚实的大地。 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改变,带来了人们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消费观的改变。现在很多城市的演出场所、经营场所在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引进戏曲演出,这或许是企业家的文化责任感,但更多的,是对市场的一种敏锐嗅觉和主动适应。 养戏于国家、立戏于文化、 还戏于百姓、活戏于市场、 兴戏于盛世、传戏于子孙 主持人:《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我们看到既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有很多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想问的是,抢救、保护之后,戏曲的未来在哪里?仍然在非遗的名录里和博物馆的展厅里显然不行,两位能否畅想一下戏曲的未来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任永新:我觉得戏曲会慢慢成为现代人众多技艺中的一种,成为他们文化消费众多选择中的一种。它仍然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不是唯一;它不可能像以前那么繁盛,但它会慢慢好起来。戏曲的春天是百花齐放,不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一枝独秀。 卢 川: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大家都在说要振兴戏曲,那到底要振兴到什么程度?我想象一下,“戏曲振兴”的那一天,或许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戏曲成为普通老百姓接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如此,国人会高兴地、主动地去看戏;二、戏曲真正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成为中国审美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外国人要了解中国,就会认真地去看完整的中国戏;三、戏曲成为人们众多的艺术消费方式之一,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市场中占有稳定的份额,如此,从业者就会兢兢业业地做戏;四、戏曲会成为一些真正的爱好者口中所唱、心中所想、梦中所思,如此,就会有人主动花精力去琢磨、去研究、去宣扬……有这些,我觉得戏曲的春天就来了,戏曲就振兴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江西的戏曲在古代,尤其是明代,是非常辉煌的,时至今日,不知“家底”如何? 任永新:从历史资源来看,我省戏曲资源是丰厚的。我们不仅有汤显祖、蒋士铨、周德清、魏良辅等一大批彪炳中国戏曲史的大家,明清两代,江西还是南戏最繁盛的地方。但是现实状况堪忧,一方面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现存剧种还有20多种,但是真正活跃的不多。除了赣剧、采茶戏还有固定演出,很多戏都成了“植物人”。 主持人:如何在这个“春天”,让戏曲重新茁壮、蓬勃起来? 任永新:我认为要让戏曲茁壮起来、蓬勃起来,首先要“养戏于国家”,因为戏曲是我们的文化符号,它的繁盛与否关系到捍卫文化主权的问题,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养戏于国家”不是说全靠政府拨款来养戏,而是政府要担起首要责任。 其次,要“立戏于文化”,中华戏曲要站住脚,传承下去,一定要深耕传统文化,切不可偏离传统文化的轨道。 第三,要“还戏于百姓”,戏曲来自草根,来自普通民众,要把戏曲还给老百姓,要让老百姓看得到、看得起,而不是成为“庙堂”“殿堂”里的贡品。“还戏于百姓”,还有一层意思是指创作的倾向,创作者要心怀百姓、面向百姓,端正自己的创作心态和姿态,“为民写戏、为民演戏,演百姓爱看的戏”。 第四,是“活戏于市场”,戏曲要生存有活力,还是要面向市场,离开了市场,戏曲很难繁荣。 第五,是“兴戏于盛世”,凡是戏曲繁荣的时候,必然是社会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所以国家的繁荣昌盛,会给戏曲发展提供很好的土壤。 做到了以上五点,我们就能够真正传戏于子孙,中华的传统戏曲就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展下去,生生不息。 背景链接 赣剧 赣剧是江西的古典大剧种,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其声腔主要由高腔和弹腔组成。 赣剧高腔包括中国戏曲史上声名遐迩的弋阳腔和青阳腔,前者产生于江西弋阳,系元杂剧与南戏声腔融合发展而成,至今有500年历史;后者是弋阳腔发展的主要派系,产生于安徽青阳,明万历以前流入赣北一带。两种声腔,前者高昂激越,多演《三国》《封神》等历史故事连台戏;后者凄哀柔丽,多改唱明传奇。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剧词通俗易懂;演唱以锣鼓击节,不用管弦,一人唱,众人和;曲体为长短句的曲牌联缀,并发展为“滚唱”,使其能解释剧词,反复抒情。弋、青二腔在历史上曾风靡全国,计有11省的37个剧种的形成都受到过弋阳腔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赣剧院对赣剧高腔进行了音乐改革,并加以丝竹伴奏。 赣剧弹腔有二黄、西皮、文南词、浙调、上江调、老拔子等多种,多系地方化了的外来声腔,其中二黄、西皮古朴味醇、文南词柔美舒缓。此外,赣剧还有少数昆腔戏,系由苏、浙、皖等地传入,唱腔基本上与昆曲相同,唯带乡土特色。赣剧还有丰富的过场音乐和锣鼓经,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赣剧,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西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它的诞生与赣地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时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在此基础上,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两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赣西、赣南、赣北、赣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京津冀将联合保护边界长城 修复中保留战争痕迹
- 下一篇:凤凰涅槃三章,民族复兴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