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保育何以保住文化底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36 广州日报 严建广 参加讨论
祠堂成为孩子们了解过去的场所。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和乡愁情愫影响,在江门掀起一股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旅游的热潮;带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成为保护和旅游开发(以下简称乡村文化遗产保育)的热点;主导者希望在乡村文化遗产保育活动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然而,在记者的日常走访中发现,热潮中,有些村落获得了生机,不仅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譬如开平市的仓东村,有些村落则热闹过后备受冷落,譬如蓬江区的良溪村…… 同样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都花费了精力和资金去保育,为什么会出现水火两重天现象?那些成功的村落又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本周,借仓东村的保育计划——仓东教育基地荣获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之际,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乡村文化遗产保育 不少地方“不受待见” 近年来,在江门,良溪、石咀、仓东、歇马、古劳等一些有历史渊源的村落纷纷开展乡村文化遗产保育活动:一方面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对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祠堂等建筑进行修缮,并向外界宣传,以吸引城市居民及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另一方面,在当地推出农家乐、土特产等服务,通过游客的消费来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益。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村落的文化遗产保育状况如何?日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都花了不少精力和资金,然而,它们今天的状况却各有不同,除了个别村落因为保育有方,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外,多数村落则只是热闹一时后,陷入沉默。 在开平仓东村,记者了解到,目前,这里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不仅当地中小学生利用假期来学习参观,加拿大等国家也有大学生团体专程过来学习体验,而在本月初,该村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为联合国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而在良溪村、石咀村等古村落,记者看到,除了当地组织的活动外,这些地方平日里很少有人专程前来学习参观,显得冷冷清清。 缺乏完整性展示 遗产保育“孤掌难鸣” 同样是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仓东村以其华侨村而为周围人知晓,良溪村则以后珠玑巷为外人关注,然而,它们的文化遗产保育效果却截然不同,是什么所造成? “文化遗产保育,我觉得现在来说,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旅游来为其增加活力和源泉,”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旅游文化学者何岩说,“而乡村旅游最关键的是有故事,没有故事的地方,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何岩分析认为,现在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缺乏故事的完整性,“到一个村里,看到的只是孤立的,个别建筑或者场景不能给人展示这个村庄历史演变以及社会发展在这个村庄中的体现,”他说,“比如开平碉楼,你只看一座碉楼,不去了解碉楼所在村庄的面貌、历史等等,就觉得它没有多少意思,又怎么能吸引你?没有完整的故事,就无法让人真正能够深入去了解,去关注。” 何岩认为,乡村文化遗产保育一定要把村中的景放在历史中去展示,每一个景点都有自己的历史见证和故事,一个村庄、一个个景点还要连成线,形成历史中的缩影,只有这样乡村文化遗产保育才不会“孤掌难鸣”。 典型案例: 文化遗产保育的“仓东样本” 位于开平立园风景区旁的开平市塘口镇仓东村风景如画,不少碉楼坐落田野中。为了探索乡村文化遗产保育的新途径,3年多来,五邑大学建筑系教师谭金花与社会热心人士秉承遗产,尊重文化、尊重村民的意见,开展“仓东教育基地”建设,对仓东进行修复工作,包括建造的修复,壁画和灰雕的修复,木作的修复,以及当地历史遗迹的修复等。本月初,因“使用多元化的方法帮助曾经辉煌却已逐渐凋零的社区恢复活力”,仓东村被评为联合国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 谭金花介绍说,目前古村落在保育中普遍存在“拆旧建新”、“丢掉传统和历史”等问题;“仓东村的保育不是拒绝发展,而是要在传承本地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让这里的人生活更舒心;”她说,“最重要是要村民参与,比如在建筑的修复、场景布局上,就要听取村民意见,修复出他们记忆中的样子,符合历史环境。” 谭金花表示,在仓东村的保育中,他们不是只保护几个有标志性的建筑,而是整体保护,包括村容村貌、村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等,“好看的、不好看的都要保护,因为它们是历史阶段的记忆,譬如灶台,为什么要刻意保留,就是让人们知道曾经的历史。”她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