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谈中秋,说团圆


    中华传统节日,感自然节律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
    在精神文化层,西方文化重宗教,中华文化重人伦。儒家提到信仰,首重人伦道德。最明显的物态表现如:西方传统的村镇设教堂,我国传统的村镇有祠堂。祠堂记录着血缘传承、伦理次序,是伦理文化的载体,尤其在我国南方非常发达。
    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伦理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长,也是中华传统节日的灵魂。重宗教的西方文化借重宗教、教会、教堂、宗教节日来培育道德意识;重人伦的中华文化则依托家庭、家教、家风、祠堂、人伦节日来培育道德伦理。
    中华传统节日是培育人伦道德的沃土,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2015年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致辞说:“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在新时代重振伦理文化、家庭文化、人伦节日体系的新共识,现在需要普及这种共识,万众一心共同来重振伦理道德和中华节日中的人伦亲情。
    中秋节是团圆节,出于特有的文化心理,中国人赋予中秋节以浓重的人伦情思,寄托着团圆的心理祈愿。
    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圆”,2000多年前的墨子第一个给出了“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圆”在中国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积淀着许多人文意蕴。在古代中国人的想象里,天是圆的,圆是完整的、周全的、没有缺欠的,所以叫圆满。在中国人的深层观念里,圆、合、和,是内在地相通相融的,属于同一个文化心理结构。圆则合,合则圆;圆则和,和则圆。圆满是合一和谐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圆满体现在人间,首先就是团圆,“月满人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团圆成为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这是中华民族历久以来养成的民族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华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我问过外国朋友,他们望月的时候,有没有像华人这样想到团圆,想到故乡、亲朋?他们很少。西方人见圆月有的会想起“狼人”、“吸血鬼”的传说。这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中华民族对月亮历久以来有这么多的文化积淀,我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积淀,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心理,我们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庭、想到故乡、想到亲友。
    古时没有通讯卫星、信息卫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天的皓月可以起到中介卫星的作用,就可以引发感应、传情递意,心有明月一点通,不仅可以引发不同地域上的横向感通,而且可以引发不同时间上的纵向感通。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月亮纵览古今,穿越时光通道,可以勾起往昔的回忆、故乡的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能背诵,中国人从孩提时,就不仅看到月亮,而且就把歌颂月亮的诗、月亮的故事、连带对月亮的感情,在心里栽种得很深很深。从横向的空间维度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轮明月升起来了,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但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怦然心动,都会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心理共鸣,形成心理凝聚。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这样的天涯“共”此时,是一种文化的“共”认同,民族的“共”认同。这种文化心态越是远在他乡异国表现得越明显。
    中秋节的主题是人月双圆,中国人向来讲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从个人、家庭、亲情的团圆扩大到全民族团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我们讲“国家”,家国一体,国是扩大了的家。国家的团圆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代表领土完整统一。团圆,成了这种家国观念生成的心理元素,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这种深层心理结构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结构形态,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的心理依据,也是今天努力圆中国梦的一种精神资源。
    (作者为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宣传部原部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