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切磋琢磨,师徒相传育“哲匠”


    有2000余年历史的“琢玉櫈”又“活过来”了!琢玉櫈,中国传统治玉工具,从汉代中叶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
    “琢玉櫈依靠脚蹬手磨,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时间,但之前的老艺人都用它琢玉磨玉,做出来的东西温润传神;现在用机器取代了,其实充其量是‘雕’玉,若是用20倍的放大镜来看玉的表面,会显出生硬的痕迹,有的作品跟石雕差不多,玉的特质没有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时常会为“玉味儿”渐淡的作品心疼,于是他历经两年半时间,将琢玉櫈成功复原。这算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
    而他的另一个心愿——培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的“哲匠”徒弟,把玉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也在今年实现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他招收了自己的第一位研究生徒弟李俊成。
    “为此,我感到十分庆幸!”爱玉治玉57年的李博生感慨,“单一的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了解手工艺本身的特质,‘说梨子好吃不好吃,其实自己也没尝到过梨子味道’,这是有问题的;单一的师傅带徒弟,师傅本身理论水平有限,徒弟顶多学到手艺,知道一些经验,但很难抓到技巧后的道理。所以,真的需要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我也为此呼吁了很多年。”
    英雄所见略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非遗传承人既能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技术,又能具备一定的理论总结能力。他说,我们一直在强调做好传承,问题是年轻人花精力花时间跟着传承人学习技艺,然而社会却不能解决他们的资质和学历等问题,这就容易打击其积极性;而就算不在意学历,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学徒也常常只能学到技术,学养的涵育、对非遗本身的文化认同却很难建立起来。另外,一般学校的教育也常常只把传承人“请进来”讲讲课,这样根本不解渴。“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非遗传承急需一批有定力、有思想、有责任心的手工艺人”。
    于是,2013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非遗传承人才的探索。学校设置了由25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担任导师的“传统技艺研究”方向和由资深专家学者担任导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研究”方向,探索性地将“师徒相传”的传统教育方式纳入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序列,涵盖刺绣、陶瓷、牙雕、漆器、木雕、玉雕等。
    李俊成自小痴迷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从高中开始就自己做鼻烟壶等小物件儿。“当时上大学就渴望学习工美,却很少有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师资配备也有局限,还是把手艺活儿当成业余爱好。”李俊成说,直到今年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办了“传统技艺研究”方向,就迫不及待地报考了李博生老师的研究生。
    李俊成也很庆幸拜在大师门下,“学校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拜师学艺的平台,师傅与我们沿袭了传统、纯粹的师徒关系,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内心认定,手艺活儿里就有了事业追求和精神寄托。”
    除了平时由艺术大腕儿给他们讲授通识课和理论课,徒弟们一般都在师傅的工作室里制作作品,在大师的口传身授下钻研技术,提高艺术创作水平。“理论课的讲授高屋建瓴,帮助领悟‘技’中之‘道’;耳鬓厮磨的实际操作,锻炼手上、心上真功夫。”吕品田表示,“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技能水平高,而且对手工技艺有理性把握能力,期待由他们梳理出一套知识体系,更好地把传统技艺留给后人。”
    吕品田说,“我们乐于看到更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展起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规律的教育探索,进一步重视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帮助更多的民间艺人了解美学、知晓市场,提高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也让更多的理论人才懂得实际操作,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哲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