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梁平 “非遗”之花绽放校园


    
    癞子锣鼓展演
    
    梁平年画传承
    
    蓝印花布制版
    核心提示
    传承“非遗”从娃娃抓起,是守望民族根脉的有效路径。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梁平县,拥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8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汉族地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县。
    怎样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非遗”资源?这个重头责任落在了梁平县教委身上。把“非遗”扎根校园,融入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育人效果。
    进课程
    娃娃当起传承人,老手艺不再“濒危”
    “老师,请您为我这幅画打个等级吧。”当梁平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唐子雁拿着新完成的梁平年画来到美术老师莫绍萍面前,莫老师接过画作仔细看了看,工整地在一旁空白处写上一个“A”,并点评道:“人物造型很饱满,色彩上可以加大对比度,再大胆一些。”听完老师的评语,唐子雁点点头,满脸笑容的离开。
    “孩子们现在对创作年画兴趣很浓。”莫绍萍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板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莫绍萍已在学校坚守了35年。经过多年发展,县实验小学已建立起完善的梁平年画教学传承体系。不仅按照低、中、高3个年级段设置相应课程,还编写了《梁平年画》校本教材,将学生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制作成《梁平少儿年画》。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木板年画已被编入人美版六年级和八年级美术教材。
    与梁平年画一样,梁平竹帘、梁山灯戏、抬儿调、癞子锣鼓、蓝印花布、草把龙等多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进入校园。据悉,梁平县教委与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传承人培养工作,培育并命名了职教中心、西苑小学、来宝小学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基地学校,我们着眼课堂,结合课程改革,将‘非遗’传承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发凸显时代内涵和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梁平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说。除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课程,还在语文、历史、社会等课程中对“非遗”教育进行渗透。不少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课辅活动,打通更多渠道让学生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能,为合作、探究、创新学习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融德育
    德育故事演出来,梁山灯戏唱起来
    小朋友独自在家,坏蛋来了怎么办?是乖乖听坏蛋的话,还是与坏蛋周旋、拖延时间等待救援,或者直接拨打110报警?到底应该怎么办?看了西苑小学原创表演的梁山灯戏《坏蛋来了怎么办》一定能找到答案。
    就在2015年,这出戏还荣获了安全文艺节目创作大赛市级一等奖。西苑小学指导老师易小琴说:“排演这样一出戏,一方面是让孩子们通过演、唱,真正融入我们梁山灯戏传统文化中去。另一方面,结合德育工作也让他们明白真正遇到坏人等突发情况应该怎样处理。”
    一出戏一个故事,也有一个道理、一个体会。扮演“坏蛋”的六年级学生何雨霏就表示:“遇到坏蛋我们不能与他们正面起冲突,要在合适的时候拨打110或寻求救援。”六年级的潘子怡在谈到排练梁山灯戏《偷青》时说:“为了摆好一个动作,我们时长累得满头大汗,咬着牙努力,不让被老师纠正过的动作走样。”
    “非遗”在带给孩子们艺术熏陶和技艺学习的同时,也传递着安全意识、文明意识以及坚持、努力、分享等美好品质。“很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齐心协力的团队协作。”梁平县教委负责人介绍。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癞子锣鼓,需要锣、鼓、钵等相互配合,才能渲染出所表达的气氛;变化多端、队形多样的草把龙也需要队员们的紧密配合,才能传递出其中的韵味。
    传承“非遗”在梁平已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它更承载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班会课上、升旗仪式、节庆活动等,同学们也会选择自己了解的、喜爱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与大家分享。同时,梁平县教委还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寻“非遗”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找到新的感悟。
    铸文化
    “非遗”范儿,装扮校园文化味
    中考刚刚结束,梁平县礼让初级中学毕业班的学生们就在学校里拍起了纪念照,学校门口的“草把龙”雕塑成为必拍“景点”。几个学生说:“我们都是学校‘草把龙’舞龙队的队员,也很喜欢‘草把龙’,在这里拍照留念非常有意义。”
    近年来,梁平积极拓展思路,用“非遗”文化扮靓校园文化。如今,校门口的“草把龙”已成为礼让中学的一大“景点”。在梁平县其他中小学,这样的“景点”还不少。在实验小学,走廊、过道上都是用学生的梁平年画作品制作的名言警句、文明礼仪规范等;梁平县双桂初级中学的校园里,也能随处看见“蓝印花布”的装扮元素。
    在做好校园“硬环境”的同时也加强对“软环境”的打造。“全县不少中小学将‘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非遗’传承中建设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非遗’元素,使校园文化更有内涵、更具特色、更接地气。”梁平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只有将“非遗”传承实实在在地融进学校流淌的“血液”里,才不会使其沦为一种形式。为此,梁平各中小学结合“非遗”传承,积极探索培育了知德文化、礼让文化、凤凰文化、大禹文化、蓼叶文化等有品位的校园文化,也让一校一品真正体现出校园特色。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非遗”的教育传承中,梁平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根本”与“源泉”,就是中华五千年积淀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将这份“遗产”用好、用实、用出效果,是当代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